到了地方,眾人放下行李,半小時之內(nèi)集合,又用二十分鐘舉行過簡單的開機儀式,倪冰硯就招呼著各部門做準備了。
因為劇本里有一場沙塵暴的戲,正好趕上,可太好了!
故事發(fā)生在新中國五十年代末,由顧蘭溪飾演的女主季望舒作為公派留學生,前往大洋彼岸學習。
學成之后,其他學生有不少受不了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選擇留下來,她卻毅然回國,選擇為新中國剛剛起步的航天事業(yè)添磚加瓦。
“這場戲季望舒要做一個沙塵對航天氣動傳感器的干擾驗證試驗,要在沙塵暴環(huán)境中,測試火箭常用氣動傳感器的工作穩(wěn)定性……”
劇組抵達西北,因為正在刮沙塵暴的緣故,當天就開始拍這場重頭戲。
因為要用到不少專業(yè)儀器,怕顧蘭溪操作不當,單位特意派了專家過來指導。
這些細節(jié)都是劇本上沒有的,想要演出彩,必須做得像做過千百次一樣熟練,但她卻沒有時間可以學習。
上學時做過試驗的人都知道,想要記下來一個完整的試驗,并完美的把每一步都操作出來,是很難的事情。
不少小笨蛋甚至還需要把試驗流程擺在手邊上,一邊做一邊看,生怕哪里做錯了,操作起來自是沒有美感。
若是普通藝人,尤其那種腦子不好使的花瓶藝人,到了這里就得跪。
但顧蘭溪腦子是公認的好使。
專家老師只講了一遍,又把試驗流程拿給她看了,她就能有模有樣的做出來。
第一組數(shù)據(jù)還測量得有點不流暢,等第二組開始,她看起來就像個老研究員了。
不得不說,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尤其倪冰硯這個導演。
為了拍到沙塵暴,單位這邊特意定了這周,因為按天氣預報,這周是沙塵暴高發(fā)期,短則幾小時,長則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