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小孩子,在自家的地方比較安全,這樣是對的?!?/p>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陸南亭說著說著,又想起了有意思的事情:
“我和大哥二哥每次都會挖一個自己的灶,然后只吃自己的灶煮出來的東西。我年紀(jì)最小,但我手很巧,每次都挖得又快又好,哥哥們就會跑來捉弄我,每次都搞成花貓臉,但每次都很開心……”
陸南亭說起小時候的事,兩眼亮晶晶的。
這是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有的狀態(tài)。
顧蘭溪不想掃興,所以絕口不提自己的事,只追著他問細(xì)節(jié)。
陸南亭也不主動問她的傷心事,講得興起,講了好多,最后忍不住憧憬起來:“等我們有了孩子,孩子長大了,我們也可以這樣。”
陸家有錢,章家也有錢,但陸太從不阻止孩子親近大自然。
與之相反,還會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們明白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
顧蘭溪很喜歡陸太的教育理念,甚至有時候還會想,假如她能生在陸家,擁有這樣的媽媽就好了。
不過現(xiàn)在也挺好,當(dāng)不成女兒,當(dāng)兒媳也是一樣。
跟陸南亭的幸福童年比起來,顧蘭溪小時候簡直就是苦水里泡大的。
從幼兒園起,班上每年都會組織春游秋游,但她從未參加過。
因為阿爺阿嫲舍不得掏錢,也不愿意陪她一起去。
每次別的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跟著學(xué)校出去玩一整天,第二天到了學(xué)校,仍會津津樂道。
很多時候,同學(xué)們聊得興起,會忍不住笑著問她,是不是這樣?
往往話說到一半,意識到她又沒去,就會悻悻轉(zhuǎn)身,繼續(xù)跟別人聊。
好像怕刺痛她似的,每當(dāng)這時,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避著她。
那種被全世界隔離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受。
那種感覺,和潮濕憋悶的童年纏繞在一起,會讓她想起樓梯間簌簌落下的粉塵。
12歲那年,她住在樓梯間,每次有人上樓下樓,腳步聲都好像打雷。
三樓的男人喜歡穿人字拖,走路“啪嗒啪嗒”,二樓的女人每次出門都穿高跟鞋,走路“咚咚咚”……
偶爾還有醉漢假裝醉得不省人事走錯路,往樓梯底下鉆,她的殺豬刀一直壓在枕頭底下,隨時拿出來,招呼都不打一個,隔著簾子就往外刺……
她羨慕陸南亭的成長環(huán)境。
也只有這樣的環(huán)境,才能養(yǎng)出他這樣赤誠而又熱烈的靈魂。
所以她抓住陸南亭小指頭,不顧炎熱,腦袋一歪,臉頰就貼在了他的胳膊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