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總能恰到好處地出現(xiàn)在最需要的部隊附近。
一次兩次,可以說是巧合。
可次數(shù)多了,傻子也知道不對勁了。
“神跡!這是神跡??!”
“是大明皇帝陛下!得到了上天的眷顧!”
“我們是天兵天將!有神仙相助!”
“跟著大明,沒錯!老天爺都幫我們!”
降兵們什么時候打過這種“神仙仗”?
他們覺得,自己投降大明,簡直是這輩子最明智的決定!
連老天爺都站在大明這邊,給他們開路、搭橋、甚至空投伙食!
這仗,還怎么輸?
占城王宮。
巴匝刺瓦爾密站在曾經的大殿門口。
他身上那套厚重的蒙古式鐵甲沾滿了塵土和干涸的血跡,頭盔夾在腋下,露出疲憊卻又亢奮的面容。
他望著南方,眼神如同草原上盯著獵物的孤狼。
身后,是新七軍的士兵,有的在清理戰(zhàn)場,有的在廢墟中翻找戰(zhàn)利品。
更遠處,是沉默列隊的朱雀軍營地,像一塊黑色的、冰冷的鐵,與周圍的混亂格格不入。
“元帥!有圣旨到!”
一個聲音自身后傳來,不高,卻清晰地壓過了周圍的嘈雜。
巴匝刺瓦爾密緩緩轉過身。
一名朱雀軍軍官,不知何時已站在他身后幾步遠的地方。
這軍官很年輕,二十歲出頭,面容普通,眼神卻像深潭,毫無波瀾。
他的黑色軍服一塵不染,與周圍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仿佛不是剛從尸山血海中走出來,而是剛參加完一場宮廷里的早朝。
他手里捧著一個卷軸,明黃色的綢緞,龍紋隱現(xiàn),那是只有皇帝旨意才能使用的規(guī)制。
把匝刺瓦爾密心中一凜。
來了。
是賞,還是罰?
四十天,滅兩國,這功勞,應該夠大了吧?
但,誰又能猜透那位遠在皇城,心思比大海還深的年輕皇帝在想什么呢?
壓下心頭的種種猜測,南梁侯忙跪下接旨,“罪臣把匝刺瓦爾密接旨?!?/p>
這笑容在他那張飽經風霜、沾滿血污的臉上,顯得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