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海艦隊……”他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熾熱。
從江洋大盜,到天鷹教壇主,再到如今的大明將軍,負責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內(nèi)陸海艦隊……這輩子,值了!
與此同時。
更西邊,基輔行省。
太海,即后世的黑海,北岸。
一個名為“迷色錄”的沿海地區(qū),同樣上演著相似的場景。
白龜壽,原天鷹教玄武壇壇主,如今同樣是大明青龍軍高級將領(lǐng),正一絲不茍地檢查著剛剛搭建好的工棚。
和常金鵬那邊戈壁荒灘不同,這里氣候濕潤,林木也相對茂盛一些。
兩萬青龍軍精銳駐扎,一萬多名工匠正在按照陸晨提供的圖紙揮汗如雨,一座造船廠即將拔地而起。
巨大的原木同樣堆積如山,那是建造大型戰(zhàn)船的根基。
“白將軍,第一批輔兵和自愿遷徙來的百姓到了,大概三萬多人,怎么安置?”一名屬下前來請示。
白龜壽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慢條斯理地說道:“輔兵先整編,參與基礎(chǔ)建設(shè),挖土方、搬石頭,都不能閑著?!?/p>
“百姓嘛……”他頓了頓,“按照之前規(guī)劃好的區(qū)域,劃分土地,搭建臨時住所。告訴他們,只要肯干活,在這里就能安家落戶,成為大明子民,受朝廷保護。但丑話說在前頭,誰敢鬧事,軍法處置!”
“是!”屬下應聲退下。
白龜壽走到岸邊,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海水。
“太海艦隊……”他渾濁的老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元人當年只知道騎馬打天下,卻不知舟船之利。帝君此舉,是要將這太海、北高海,都變成我大明的內(nèi)湖啊……”
他身后,無數(shù)的工匠正在忙碌,無數(shù)的士兵正在警戒,無數(shù)的帳篷正在搭建。
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這片遠離大明核心疆域的土地上,從無到有,悄然孕育。
而在更廣闊的區(qū)域,從中亞到東歐,原屬于欽察汗國和伊爾汗國的土地上,大明的行政體系也在同步建立。
一個個行省、府、縣的牌子被掛起。
大明的官員們,帶著圣旨和任命書,在白虎軍的護衛(wèi)下,開始丈量土地,登記人口,推行大明律法。
那些被收編的仆從軍,搖身一變成了各地的“廂兵”、“捕快”,協(xié)助官府維持治安。
雖然磕磕絆絆,雖然矛盾重重,但新的秩序,正在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姿態(tài),強行覆蓋這片古老的土地。
元朝那種只征服、不經(jīng)略、只收稅、不治理的模式,被徹底拋棄。
大明,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統(tǒng)治,是長治久安的根基。
亞茲德神殿外。
陸晨緩緩收回目光。
一切,盡在掌握。
北高海、太海,這兩片巨大的水域,一旦被大明海軍掌控,新征服的西部疆域就會變成大明的核心區(qū)域。
水路運輸?shù)谋憷瑢⑦h遠超過陸地。
等對付起西面的奧斯曼等勢力,那就是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