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時。
太和殿。
久違的早朝。
陸晨端坐龍椅,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
“平身。”
淡漠的聲音響起,并不響亮,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謝陛下!”
群臣起身,低頭肅立。
“朕,昨日自西而歸。”
“大明如今之疆域,遠邁漢唐?!标懗烤従忛_口,“萬萬里江山,前所未有?!?/p>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如刀,掃視群臣。
“疆域廣闊,非是幸事,亦是隱憂?!?/p>
“諸卿,以為然否?”
無人敢接話。
內(nèi)閣左相楊逍躬身出列:“陛下圣明。疆域遼闊,民眾多異,風(fēng)俗不同,言語不通,確需妥善經(jīng)略,方能長治久安?!?/p>
“善。”陸晨微微頷首,“楊逍所言,正合朕意?!?/p>
他站起身,踱步走到丹陛邊緣,俯視下方群臣。
“今日召諸卿前來,只議一事?!?/p>
“華夷之辯!”
這四個字一出,殿內(nèi)頓時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
不少文官臉色微變。
華夷之辯,自古有之。
核心便是區(qū)分華夏與蠻夷,確立華夏正統(tǒng)地位。
只是,自蒙元入主中原,天下胡化百年,漢家衣冠禮樂幾近斷絕。
“朕有意定大明疆域為‘海內(nèi)’、‘海外’兩部分?!?/p>
“我華夏故地,九州方圓,是為‘海內(nèi)九州’!此乃大明之根本,華夏之正朔!”
“海內(nèi)九州子民,皆為炎黃貴胄,大明赤子!”
“凡海內(nèi)九州子民,無論貧富,皆有資格入官學(xué),習(xí)圣賢之道,明禮儀,知廉恥!”
階下群臣,聞言已是熱淚盈眶,激動得渾身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