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列子。
陳凡沒有停下,他繼續(xù)開講另一位先賢。
春秋百家,那當真是有著百家之多,甚至不只百家。
但大部分人對于春秋百家都不是特別了解。
別說是這個世界了。
就是前世。
很多人除了知道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這一些有代表性的諸子之外。
對于其他一些先賢,那就不是特別清楚了。
所以。
陳凡會特別提到列子,也同樣會特別提到文子。
“文子,他的名字叫做計然,他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謀士,更是非常知名的經(jīng)濟學家?!?/p>
“經(jīng)濟學家?”
這個經(jīng)濟學家的稱呼一出,大家一下子有些驚訝。
要知道。
此前陳凡所講的一眾諸子,要么是哲學家,要么是思想家,要么是軍事家,教育家。
還有的是政治家,兵家之類。
但是。
經(jīng)濟學家,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聽。
“2000多年前也有經(jīng)濟學家嗎?”
有粉絲問道。
陳凡回答:“2000多年前可能并沒有經(jīng)濟學家這個稱呼,但他同樣作了很多經(jīng)濟學家的事情?!?/p>
為什么說經(jīng)濟學家,這只不過是陳凡為了更好的介紹文子罷了。
“文子出身于宋國,他博學史書,尤其善于計算,他經(jīng)常游覽山海湖澤。一次,他南游到越國的時候,他收下了一位叫做范蠡的人為徒?!?/p>
“范蠡……我去,凡哥,這個范蠡不會是幫助越王滅掉吳國的那個范蠡吧?!?/p>
“對?!?/p>
陳凡點頭:“就是他?!?/p>
“范蠡非常敬佩自己的老師,想將文子推薦給越王。但文子說,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于是,他便傳了范蠡滅吳七策。其中這七條策略,有一大半是利用經(jīng)濟的措施,拖垮吳國。結(jié)果,范蠡僅僅只用了其中的五策,直接就將吳國給滅了。而后來,在范蠡幫助越王滅掉吳國之后。范蠡記住了老師文子的話,他于是便向越王請求歸隱山林,并讓他的好友文種一同也歸隱。但結(jié)果,文種并沒有答應。最終,范蠡歸隱山林之后,成為了名滿天下的陶朱公,而文種最后卻被越王賜死。于是,這便流傳了一句名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