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秦國之后,燕國那邊也同步發(fā)出了消息,說是燕國已經砍下了樊於期的人頭,又送上了地圖割讓城池以向秦國示好。贏政聽了之后非常高興,于是就接見了荊軻。荊軻帶著徐夫人之匕首藏在了地圖當中,然后與秦舞陽一同去了秦王大殿見到了贏政?!?/p>
“只是原本秦舞陽在燕國是想當當一位勇士,可是在見到秦王之后,一下子臉色突變,害怕的大腿發(fā)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荊軻回頭朝秦舞陽笑了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遞上舞陽拿的地圖。荊軻取過地圖獻上,秦王展開地圖,圖卷展到盡頭,匕首露了出來。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大驚,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掙斷?;琶Τ閯?,劍長不方便拔,于是抓住劍鞘。一時驚慌急迫,劍又套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繞柱奔跑。”
這放在太史公的刺客列傳里,那就是【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
其中【秦王環(huán)柱而走】一詞,無比形象的突出了當時贏政那可是慌得一逼。
“這樣的一個場面一下子嚇得眾臣都呆了,初開始都是愣在那里。后來反應過來,才明白荊軻是刺客。只是秦國規(guī)定,殿上不允許任何人攜帶武器。于是一眾大臣便赤手空前阻攔荊軻,但這一些大臣并不是荊軻的對手。三兩下荊軻就將他解決,然后再度追擊贏政??上?,荊軻雖然勇猛過人,但卻想生擒贏政。贏政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此前在趙國擔當人質,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可能武功沒有多少,但身手還可以。最終,在一眾大臣的阻攔,以及贏政拔劍之下。荊軻被贏政刺中大腿,荊軻刺秦就此失敗……”
這便是荊軻刺秦的故事。
雖然這個故事最終以荊軻刺秦失敗而告終。
但這個故事,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傳播之下,卻是影響了后世幾千年。
雖然后世不少人也吐槽。
比如。
他們吐槽荊軻的武功應該不怎么樣,要不然,當時圖窮匕現的時候,那就能一劍刺殺荊軻。
但事實上,荊軻的計劃卻是想生擒嬴政。
再者。
荊軻的功夫哪里有傳說中的武俠高手那般。
或者說,當時最為厲害的高手,也不可能像小說中寫的那樣。
如果真有這么強,那各國不用幾十萬部隊天天打來打去了,派一些高手前去暗殺就可以了。
但不管荊軻的武功怎么樣,荊軻刺秦雖然失敗,但荊軻這種勇氣以及灑脫的個性,仍然感染著無數人。
哪怕自己是一芥草莽又如何?
哪怕自己只是平民甚至是賤民又如何?
哪怕明知道前往會死亡,但仍然無懼生死……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氣概。
這種氣概我們可以沒有,但,只是腦海里一想,心向往之。
==
ps:今天早上7點一大早帶著孩子去市人民醫(yī)院看皮膚科,直到下午5點才回來。一回來寫到8點,馬上更新了一章,后來實在是困得不行,于是8點便睡了。但大白又想起此前的承諾,然后便訂了0點的鬧鐘。剛好,0點醒來,碼字3小時,第二章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