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還真不知道這個叫海子,或者叫做“查海生”的詩人。
當然。
如果是一般情況下,不知道也罷。
中國這么多的詩人,你又不可能知道所有人。
而且現在文化這么發(fā)達,大家的受教育水平也越來越高。
很多一些并不是專業(yè)詩人的朋友,他們同樣也可以寫出幾首令人稱贊的作品。
但葉子卻知道。
這沒這么簡單。
如果只是寫出一般令人稱贊的作品,陳凡也就不可能重點拿出來講了。
“不過雖然如此,海子還是依如繼往的喜愛他的詩,也一直不斷的創(chuàng)作一系列的詩作。1983年,海子在北大畢業(yè)。畢業(yè)之前,海子去往了一家中級法院實習。這原本是一個不錯的實習機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海子實習之后,那將進入司法領域。而且海子還是北大的學霸,有著如此完美的文憑,再加上學霸的身份,未來他的前途將一片光明。”
“只是,在這家中級法院實習之后,有一件事觸動了他。他當時跟辦了一個離婚的案子,原本這個案子很簡單。丈夫出軌,但妻子并不同意離婚。按照以往的判決,以及現有的法律支撐的話,這個案子是不會判離婚的。但是,男方的背景有些大,最后法院還是判離了。這個案子對于海子觸動很大,這也讓海子感覺到無比的困惑。他不知道,他此前幾年在北大學習法律有什么作用?最終,海子沒有進入到司法領域,他進入到了政法大學任教?!?/p>
這其實可以理解。
當你的信念被毀的時候,可能你就不會再繼續(xù)你的努力。
以其如此,還不如當一個教書匠。
至少。
在象牙塔里,他看起來更為理想一些。
“不過,進入政法大學任教的海子,教的并不是法學,而是美學。對于此,海子并沒有拒絕。雖然他他學習的是法學,但他卻很樂意教美學。因為他最為喜愛的詩歌,描寫的都是一切有關美的東西。于是,他時常在課堂上念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一眾學生也很喜歡海子這位老師,因為他們覺得這位老師年齡與他們差不多,但卻非常有才華?!?/p>
“1984年的一個冬天,在學校星塵詩社的一次詩歌朗誦會上。海子被一眾學生強烈要求下朗讀了一首自己的詩歌。這首詩的名字叫做《歷史》?!?/p>
【公元前我們太小
公元后我們又太老
沒有誰見過
那一次真正美麗的微笑
但我還是舉手敲門
帶來的象形文字
灑落一地】
不得不說。
海子確實是一位詩歌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