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提倡白話文寫作,也在當(dāng)年引起了一翻激烈的討論。
在這其中,魯迅先生在白話文這一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dāng)時提出白話文寫作之時,國內(nèi)很多人反對??墒?,有一位青年,也就是魯迅,他是十分贊同的。不過,贊同之余,魯迅也知道。寫白話文容易,寫出一篇深刻的白話文卻難。為此,魯迅在家里想了三天三夜。終于,他寫下了歷史當(dāng)中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p>
在黑板上,陳凡寫下了《狂人日記》這幾個字。
并且。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魯迅,陳凡還將這一篇文章給念了出來:
“前幾天,狼子村的佃戶來告荒,對我大哥說,他們村里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壯壯膽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戶和大哥便都看我?guī)籽邸=裉觳艜缘盟麄兊难酃?,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樣。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
要說魯迅的文章,寫的不但是極好的,而且極為的深刻。
此前陳凡所念魯迅的文章,展現(xiàn)的是文筆上的優(yōu)美,以及意境上的高遠。
但真正讓魯迅名揚天下的,并不是他文筆怎么樣,而是他文章所表達意思的深刻。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xì)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日記》里的吃人自然不是真正的吃人。
他反對的,則是封建禮教。
正是因為這一些封建禮教的壓制。
所以。
哪怕一眾百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同樣也將會被吃。
只不過你先被吃,他后被吃。
后被吃的不是不想吃他,而是想養(yǎng)肥了再吃。
……
“吃人,這篇文章寫得也太牛叉了吧。”
“魯迅,魯迅,之前我還以為他只是一個寫文章寫得很好的文人。沒想到,人家的文章簡直就像刀子。古人說得沒錯,文筆如刀,甚至比刀還要鋒利?!?/p>
“寫得太好了。封建禮教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吃人。魯迅先生寫狂人日記,揭露的就是這一些腐朽的封建禮教?!?/p>
要說近代以來最為知名的文人,恐怕要數(shù)魯迅了。
知名不是他文章寫得好。
知名的是,他文章不但寫得好,而且還深刻揭露了當(dāng)時社會的現(xiàn)狀。
同時。
這樣的狂人日記,對于民眾,對于一眾有識之士的思想,也有了一個巨大的啟發(fā)。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