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歷史記載的很少。
或許也不會記載他們。
可是。
一眾百姓的愛國之情難道就少了嗎?
不。
一點也不少。
只是因為他們身份的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地位,所以他們對于歷史影響很小。
所以歷史也并不會關注他們。
也因此。
很多時候,他們并不會參與太多的國家事件。
或者說。
哪怕參與了,他們也不會被記載下來。
可是。
隨著新文化,新青年一眾思想不斷的傳播,民眾的思想已此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知道。
有國才有家。
如果國家都沒有了,那么,身在這個國家的人,那就是亡國奴。
北洋團體的這種軟弱,可謂是激起了無數(shù)民眾的愛國之情。
這樣的愛國之情沖破了一切。
他們再也顧不上自己的身份。
他們知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哪怕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工人,甚至沒有任何身份的人。
但我的愛國之情,亦不比他人差。
在這樣的愛國之情的爆發(fā)之下,一場驚天動地的運動就此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