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他們倆都心知肚明。
當年分手時,溫贏掉了多少眼淚,哭成什么樣子,顧思衡也從未忘記,至今都記憶猶新。
溫贏是從大三開始,有了要去LSE讀研的想法。
所以,她就和顧思衡商量,要不要一起去讀英國的學校讀研。
他答應了,說好。
大四開學后的兩個月,他們分別向心儀學校提交了申請,溫贏選擇LSE,顧思衡選擇劍橋。
兩者之間,直線距離八十公里,只要坐一個小時的火車,就能見到對方。
十一月,顧思衡收到了劍橋的面試邀請。
LSE的offer發(fā)放的要早,溫贏在十二月就收到了offer
certificate。
一月份,是劍橋出offer的時間,溫贏每天都心懷忐忑,總要問顧思衡好幾回,他的郵箱有沒有新消息。
溫贏還記得,offer發(fā)來的時間是凌晨。
那會兒她正趴在顧思衡的胸口玩手機,敏銳地聽到他手機郵箱的提示音,立刻鉆到了他的懷里,“什么郵件?”
“劍橋的?!?/p>
溫贏的心一下子懸到了嗓子眼,她屏氣凝神,看著他點開那封郵件。
剛看到開頭那行加粗的conditional
offer
of
Admission
certificate時,溫贏就猛然坐了起來,臉上的笑意漸大,又俯下身去猛猛親了他好幾口:“你太厲害了,阿衡!”
那一晚,溫贏興奮得沒能睡著,嘟囔了一夜:“收到了收到了!顧思衡,我們可以一起去英國讀書了!”
顧思衡看著她笑,每次無奈地攬著她躺下,沒過幾秒,溫贏就又會坐起來,爆發(fā)一聲歡呼。
明明是他的通知書,她卻反倒要更激動一些。
怎么會不激動呢,溫贏甚至已經(jīng)開始暢想他們漫步在大學校園里的場景。
大學四年沒能完成的事,他們可以在英國時彌補。
但那些美好的幻想在三月中旬徹底化為烏有。
大四的最后一個學期,京市的春天還尚未到來,甚至還落了一場雪。
沒幾天,又下起淅瀝的雨,氣溫很低,積雪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