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跟你比。”路人說:“咱們的地球引力可不一樣。”不過,縱使有諸多花言巧語,他也仍要爬上去。
如果一個人稍微有點運動天分,有前兩個攀爬者的示范,也幾乎能多少掌握點要領和技巧。
不過這件事對路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那些毫無美感的運動在他面前就好像被限制了幀數(shù)的游戲,永遠不會連貫,充滿了卡頓。
他不記,而且忘得也快。
剛一上去,就忘了班長的提示,將過多的重量集中到了雙手上,結果那名不副實的粗胳膊完全撐不住其他部位的重量,直接滑了下來。
如果不是張豪在下面頂著那身肥肉,路人非得摔個屁股蹲不可。
不過這次路人沒有抱怨,可能他也知道自己今天非得爬上去不可,與其浪費體力丟人現(xiàn)眼的抱怨,還不如牟足了勁上去再說。
第二次嘗試,他又犯了支點承重不足就急于求成的錯誤。
不過這次,張豪雙手高高舉起頂著路人的雙腳,才沒讓后者功虧一簣。
對香奈兒的每次警告,路人都好像熟視無睹,每個可能的錯誤都要犯一遍才知道怎么回事。
其他人知道這不是他故意的。
對有些人來說,能把路走平穩(wěn)就是對身體調節(jié)與平衡的最高要求了。
最后,他們三點同時發(fā)力。
香奈兒傾吐唇舌,精細到指揮起路人的每一個動作;
猴子在適當?shù)臅r候從上面提繩子,好幫助路人節(jié)省力氣;
而張豪,在峭壁上騰出空間后,他干脆也攀了上去,只要腳下一找到著力點,就會伸手拖住路人的腳或者屁股。
沒想到,這臨時拼湊起的計劃還挺奏效。
三人的配合通過這幾天的磨合也變得十分默契,三下五除二的功夫,路人便成功被‘登頂’。
張豪幾乎緊隨其后。
爬上來后,路人反而比猴子還要低調,沒大喊,沒慶祝,沒嘲諷……不過可能只是因為他在拼命喘氣。
“也不錯嗎,路人!”猴子鼓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