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掌靠近玻璃的一瞬,他整個身體一下子被吸了過去。
雖然說速度不是很快,但下墜的強大慣性仍是扯動身體和副甲,將他從吸附點帶下了有兩米多的距離。
手套在玻璃上劃過摩擦,發(fā)出尖銳刺耳的聲響。副甲也磕到了玻璃上,不過因為張豪的靈巧控制,并沒有將玻璃撞碎。
壁虎手套手掌部分模擬的是壁虎腳底板的復雜開叉結構,能以僅僅兩個手掌大小的面積產生幾百斤的吸附力。
張豪毫不懷疑這手套的實際功效。
上面安全了,他朝下望。
雖然不恐高,雖然這距離比剛才他躍下的距離低了不知多少,但卻突然涌出了一股頭暈目眩的感覺。
腳下那半明半暗的虛空仿佛旋轉了起來。
張豪趕緊挪開目光,知道自己可能是因為剛才的一系列刺激動作導致血壓升的太高了。
他抬頭望向頭頂的黑暗,估摸自己離目標還有多少層。
通訊頻道中傳來狙擊手圖圖的聲音?!斑€差四層?!?/p>
瞧瞧,這就是團隊作戰(zhàn)的好處,你不用什么事都要自己操心。
張豪準備攀爬。
別看這種徒手攀爬與攀登的差別只在沒有腿部支撐,不過這一點就幾乎是天差地別了。
張豪必須用手臂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
一開始他的確沒找到竅門,抓不住用力的時機,脫開的那只手總會影響身體重心,一時間寸步難行。
但長久以往的磨練讓他快速調整,很快便汲取到了之前幾次失敗的經驗,意識到了重點。
一只手離開玻璃時,另一只手必須提前發(fā)力,以此維持住重心,腰部的發(fā)力也很重要。
而當重心穩(wěn)定后,接下來的動作就是單手的引體向上了。
下一個竅門張豪也很快掌握了,就是脫開的手臂要盡量往上伸,以增大向上的距離,
吸附,脫開,吸附。
往復循環(huán)。
圖圖在不遠處一棟高層公寓中租了最頂層的套房,用夜視望遠鏡觀察著張豪的動作,同時提醒他是否抵達了指定樓層。
張豪爬上去用的時間比預想中更短,不過卻沒想到會費這么大力氣。兩只手臂都開始脹痛了,而且流了不知道多少汗。
他趕緊行動,單手懸吊,另一只手從工具包中掏出玻璃切割工具,開始切割腰部下的玻璃。
其實這種厚度的玻璃,用切割刀也能輕易割開。
不過他們在哨站做了幾次實驗,每一次,切割刀的切割粒子都不僅會將玻璃割開,而且會割裂割碎。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塊玻璃掉下去,那下面的保安們肯定會聽到的。
要慢,要謹慎。
懸吊的左手已經酸痛的要命,張豪咬牙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