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兒,那些因無法呼吸導(dǎo)致暈厥和麻痹的小魚就會翻著肚子浮上水面。
德哥和張豪的第一頓魚肉就這樣有了著落。
為了最大限度保存營養(yǎng),德哥連皮煮了兩條。魚皮下有魚油和脂肪,這樣可以得到營養(yǎng)且美味的魚湯。
同時也烤了兩條,以滿足他們味覺神經(jīng)的欲望。
一有空閑,張豪就會沿著海岸尋找水洼。
漲潮時,一些魚類可能會在水洼中捕食,落潮時,將它們留在了里面,那里可能會找到一些更大的魚。
同時,他也在不停磨練用魚刺捕魚的本領(lǐng)。
很難。徳哥的魚刺太長,加上海浪的波紋,魚的游動,甚至還有水面的折射效應(yīng),甚至讓張豪覺得比用匕首刺中目標(biāo),用子彈射中目標(biāo)更難。
不過他一直沒放棄,所以越來越熟練。
有一次幾乎就已經(jīng)刺到了,可惜位置稍微差了一點,魚刺穿透了魚尾巴,魚還是逃掉了。
新的避難也在一點點成型。
徳哥挑選了一個避風(fēng)處,在兩棵相距兩米帶著枝杈的小樹間搭建了一個單坡避難所,有圍火墻,甚至還有烘烤架。
它距水源和他們現(xiàn)在的主要食物獲取地——凹地距離相當(dāng),幾乎相當(dāng)于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頂點位置。
張豪終于找到了蜂窩。
他牢記德哥教學(xué)的方法,用存儲火苗的火焰菌點燃干草,然后用大葉子將燃燒的草堆死死卷住,讓火焰悶燒,這樣可以快速生成煙霧。
煙霧可以安撫蜜蜂,讓它們回去吃進(jìn)食。吃了蜂蜜的蜜蜂就會平靜下來,不再蜇人。
張豪則趁機(jī)探進(jìn)蜂巢,將大塊大塊的蜂蜜撕下來……
時間很到了第二個星期。
疲憊,充實,矛盾,夾雜在希望與無望之間。
食物并不是每天都很充分,有時他們必須一天只吃野果,野菜和煮熟的樹根。
有用的工具越來越多,玻璃瓶被砸碎后被磨成了兩把鋒利的刀子,拐杖有了更舒服的款式和備用,有了用植物膠黏在一起的葉子被。
徳哥在制作凈水裝置,更安全的生火洞。
而讓張豪最高興的是,德哥開始想辦法處理自己的傷口了。
第一件事要清理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