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問題上,國際學術工會向來是很謹慎,控制得很嚴格的。
彼得回到家繼續(xù)工作的第二天,國際學術工會就打來了電話,希望他能就發(fā)表的言論和公布的報告負責,接受一些合法的取證與調查,還希望他能夠公布更多的信息和細節(jié)以證明報告的合理性。
如果只是一般的前瞻性報告或者預言,這群人不會如此小心。
但彼得在報告中的表現(xiàn)和論文中的說辭很容易讓別人認為他已經(jīng)成功得到了,或者說發(fā)現(xiàn)了某種方法,能夠有效證實他的言論。
這樣,就不能一笑了之了。
如果審查結果證實彼得的報告毫無依據(jù),那么他們會立刻勒令當事人和相關機構撤回那篇論文,并且對彼得·拉克行一定的處罰。
彼得·拉克還收到了許多學者的來信,網(wǎng)絡郵箱都已經(jīng)被郵件擠滿了,幾個屏幕都裝不下。
有求教的,有謾罵的,還有無關緊要的。
他還收到了許多聘用書,有來自知名研究所的,有來自著名大學的。
而面對爭論與質疑,即使工作和生活受到了一些影響,彼得·拉克仍表現(xiàn)得很淡定。
不是因為他無所謂,而是男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下意識地在為這一天準備著。
不知多少個夜晚,他都會閉上眼睛想象當人們聽到他的報告后的反應。
雖然事實才剛剛發(fā)生,但實際上,彼得·拉克早就已經(jīng)在精神上習慣和麻木了。
甚至有一天,當彼得·拉克剛剛啟動私家車,卻驚訝的發(fā)現(xiàn)后座上坐著一個女人。
這女人顯然是在他之前坐進來的,而那時他的車肯定還上著鎖。
對方?jīng)]有一開始就拿出危險的工具威脅他,彼得也趁機小心打量女人。
她臉頰潔白,下巴尖尖的,戴著帽子和墨鏡,但仍能從脖頸露出的皮膚看出來應該很年輕。
可能不到三十歲。
她身材很好,但衣著樸實,整體顯得很干練,而且看起來就充滿力量,不像那種只會依靠外表來打動目標的女人。
不像一名記者。
而且她神態(tài)輕松自然,就仿佛破解一輛車的電子鎖,或者說這類潛入行動對她來說易如反掌,簡簡單單一樣。
發(fā)動機進入怠速十幾秒,后座的女人扶了扶墨鏡,才終于開口說話。
語氣干練簡潔,肯定從哪里接受過專業(yè)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