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豪早就提前預(yù)料到了這一點。
他在空中尋找機會,而當機器轉(zhuǎn)身的那一刻,便知道機會來了。
張豪改變滑翔姿態(tài),開始大角度俯沖。
‘異形’很聰明的使用S型路線逃跑。所以,即使有計算輔助,張豪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直處在安全的位置。
當子彈逼近,張豪利用副翼橫滾,并與助推器配合轉(zhuǎn)向。
多虧設(shè)計師給這套輔助翼增加了另一種類似滑翔翼的中心輔助控制方式,增加了不少靈活性,才能保證張豪在高速下做出讓人不可思議的機動。
但就在他快接近目標時,仍是失速了。太過著急,太過追求角度,導致飛行高度迅速下降。
在即將墜落時,張豪只能利用雙腳猛蹬堤壩,才好不容易扭轉(zhuǎn)險情。
可他剛一擺正身姿,就發(fā)現(xiàn)自己正對著敵人的槍口。
張豪立刻手腳合用支撐堤壩讓身體急速自轉(zhuǎn),試圖用偏移躲過他必須躲過的一串攻擊。
他的確躲過了,但代價卻是操控過度,導致輔助翼在高速下直接與堤壩接觸,一瞬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阻力,讓他徑直摔向地面。
所幸,在墜落前,他終于接近到了自己的攻擊范圍。
張豪在身體完全失去控制前揮出利刃。切割刀與重機槍在‘異形’背部的連接處兇猛撞擊在一起。
本來切割刀一擊不可能將堅固的連接處切斷,但速度賦予了其更多的動能,就好像越快的子彈殺傷力越大一樣,速度也增強了每一寸切割粒子的能量。
但力量是相互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永遠持恒相等。
當切割刀切斷連接處合金的同時,它自身也在撞擊下瞬間折斷。
運氣多占了一分,要是切割刀少堅持零點一秒,結(jié)果可能也就大不相同了。
張豪墜落,翻滾時又撞倒了來不及閃躲的‘異形’。
即使已完全失去方向,根本無力去調(diào)整身體,張豪的雙手仍是抓的死死的,一邊握著自己的最后一把武器,一邊攥著從‘異形’身體中扯出來的彈鏈。
而彈鏈的另一頭,則是讓他能這么快就停下的另一功臣——那挺重機槍。
優(yōu)秀的教練可能會告訴自己的徒弟,在賽場上比賽時要避免任何多余的動作。
但這套在戰(zhàn)場上卻絕對行不通。
戰(zhàn)場上,小動作可能是迷惑和誘導敵人的關(guān)鍵。此時,更是張豪意外獲得的驚喜,能快速反擊的良機。
不等起身,張豪直接拽了一把彈鏈將機槍拉了過來。
重機槍沒有損壞。
時遲那時快,張豪直接在地上架起機槍,朝‘異形’射擊。
沒有三腳架,為了增加穩(wěn)定性,他用殘留的支撐桿杵在地上,另一只手輔助支撐,并將槍托死死頂在肩膀上,并采用點射的射擊方式。
即使是機器,也不敢頂著重機槍的火力繼續(xù)前進。但它很快又意識到,堤壩空間狹小并不適合躲避,承受的傷害量遠遠超過了預(yù)估。
喜歡蒼之雙翼請大家收藏:()蒼之雙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