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zhàn)場困難重重。
兩臺機器屬于那種傳統(tǒng)的單兵突入型號,擁有接近兩米三的身高,汽車般的流線造型。
關節(jié)外附著厚厚的防御護板,頭部是螳螂頭造型,彎曲的雙腿則模仿了偶蹄目發(fā)達的后肢。
其腰部加粗,因為里面放著武器和彈藥;腳上踩著履帶足,是一種能讓機器既能快速行進又不阻礙跳躍的改良型技術。
這種作戰(zhàn)機器的能力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紙端都曾被詳細描述過,據說可以輕易干翻一整編海豹突擊小隊。
要不是隊長他們提早準備,全副武裝,而且武器彈藥充足,肯定早早就被突破了。
護衛(wèi)隊的戰(zhàn)術是隊長先一人牽制住其中一臺機器,陰陽與圣誕則全力猛攻第二臺。
因為當它們不知以何種方式破壞掉電力和無線通訊時,也就表明它們自身也不受無線指令控制了,執(zhí)行的是最初的程序。這也才讓隊長們的計劃得以實施。
壕仍負責遠程火力。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相信他的槍法是所有人中最準的。
借助時而潑灑的月光,炸彈和槍口的光亮,壕端握懸掛四倍鏡的自動步槍,瞄準機器的關節(jié)、動作捕捉器,腳下履帶和身體上任何脆弱的部位開火。
不時,他也會遠程支援陷入危機的隊長巴尼。
圣誕是突擊手,反應靈敏,善抓時機,他與格斗手陰陽一同與作戰(zhàn)機器糾纏,時而左右圍攻,時而交叉掩護。
戰(zhàn)斗機器的外層護甲堅硬無比,最外層還鍍著一層磁化膜防止電磁干擾。這兩者都會在攻擊中被不斷消耗,越來越薄。
所以,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攻擊機器,讓后者暴露出弱點,再用電磁步槍和電磁炸彈阻止其行動,最后用火力摧毀其內部核心構件——這是目前公認的摧毀作戰(zhàn)機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不過作戰(zhàn)機器可不是待宰的羔羊。
它們動作雖然僵硬,但卻迅速,就好像在跳一個很大幅度的機械舞。
更關鍵的是,強大的內置驅動和人造肌肉使它們的每一次攻擊都充滿力量,堪比拳擊手的重拳。
每一臺作戰(zhàn)機器在組裝完成前,存儲器中都會被輸入一套‘作戰(zhàn)系統(tǒng)’,其中包括射擊與近戰(zhàn)格斗動作,以及必要的戰(zhàn)術。
當然,還有一套自毀代碼,會從內部燒毀世界政府的科研人員們不想讓別人知道和分析的核心元件。其中包括中樞系統(tǒng)——神經網,能源系統(tǒng)——原晶與超導電池組。
雖然這合金戰(zhàn)士不論是速度、爆發(fā),還是力量都勝過人類,但被業(yè)界普遍詬病的就在于它的‘作戰(zhàn)系統(tǒng)’上。
可能那幫研究員太過專注于動力與護甲,可能他們沒有頂尖的織網師,可能就像之前說的,他們太依賴潘多拉,以至于忘了自己該如何思考了。
不管是怎樣,就像是那些光有顏值而毫無演技的明星演出的劇情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