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使進去了,也還有限制。他們只能在前廳逛一圈,無法進入中廳和后廳。
進去后給人的第一感覺就好像走進了科技展廳。
墻壁上掛著長卷壁畫描述了人工智能誕生的歷史,頭頂是星辰般的原初代碼與神經(jīng)網(wǎng)碎片,吊頂則是些根本看不懂的內(nèi)嵌雕刻,腳下的大理石瓷磚泛著亮潔的幽藍色光芒,角落里的幾塊玻璃展臺中還陳放著一些傳說故事留存下的證據(jù),不過不知真假。
在這里,你只能大致體會到這個機器宗教對他們信奉事物的態(tài)度和他們想表達的一些東西。
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全部真相。
張豪覺得自己能看出一絲狂熱,香奈兒則說她根本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信奉這樣毫無生氣的東西。
在前廳中央,一幅巨大的滾動著的全息投影前,擺放著一個緩慢旋轉(zhuǎn)的巨大電子地球儀。
地球儀上除了標(biāo)準(zhǔn)的地貌和海洋的輪廓外,還有一層綠色的光點。
這光點遍布全球每一寸土地,不過有疏有密。
如果你仔細(xì)看,在密集的地方,它并不是一整塊涂鴉,那些云朵般的綠色是無數(shù)個更細(xì)小的光點聚攏而成的。
而且每個單獨光點的位置也十分精細(xì),精細(xì)到你仿佛能看到它在閃爍移動一樣。
其中有一團光點面積雖小,但卻十分濃厚。
辨認(rèn)下,那正是他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地方,這座城鎮(zhèn)。
也不難理解,那些光點一定就代表機器,而且是一個光點代表一個。
讓他們驚訝的是,這些光點不斷增添的同時也在不斷消失。
他們真的能夠同時定位世界上這么多臺機器嗎?
這種‘神跡’從何而來?
不管如何,它都讓張豪產(chǎn)生了一種感覺,就是頭頂上有一雙巨大的眼睛在巨細(xì)靡遺地觀察,不,是記錄著這個世界。
這感覺讓他作嘔。
但反觀香奈兒,她卻似乎沒有這種感覺。
她只覺得那些光點就好像在球體上攀爬的螞蟻,只是有些滲人而已。
她反而對另一些東西感興趣。
旅游團隊伍被允許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沿著一條曲折的路線,正好可以欣賞到前廳的全貌。
而在這路線盡頭,一間突兀的帳篷立在那里。
為了營造神秘的氣息,布料上印滿了難以理解辨識的印記。
頂部尖尖的,就好像一頂魔法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