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人類不一樣,人類著重對未來的預知,進而設計當下的行動。
而可能是有意為之,戰(zhàn)斗機器的設計者們往往會在神經網中加一個閥門,讓神經網中的虛擬計算將更少的結果導向‘未來’,更多停留到‘現在’。
不過強大的戰(zhàn)士仍能找到‘誘導’機器進攻的方式。
你不能說魔術師沒上好課,他可是救世者的特派員。而從另一方面說,這完全沒有影響。
勝負從作戰(zhàn)機器被斷掉一只手時就已經分曉了。
魔術師雙手握著已收緊成棍子狀的魔杖,將切割刀插進了機器的胸腔。并在自毀的濃煙中,沖向了下一個敵人。
四名海豚叫喊著緊隨其后。
……
相較于另一邊的血脈噴張,激情吶喊,NO。1這邊的推進顯得‘安靜’許多。
不是說沒有聲音,槍聲依然吵鬧激烈,安靜的是進攻者的姿態(tài)。
他們表現得更冷靜,更有條理。
戰(zhàn)斗一開始,NO。1就將工具箱展開成了一面防御護盾。它的形狀就像個木乃伊棺材上的罩子,能覆蓋身前200°的范圍。盾墻采用反光燈類的設計,幾乎能大幅削減從任何角度射入的子彈的動能……
他的武器是兩把巨大的特制手槍,每一部分都比平常的槍械要大上三分之二。
盾牌中心偏右和左側各有一個圓孔,其上是一面透視瞄準鏡。NO。1便從里面射擊。
他的射擊快速精準,子彈威力也異常強大。
更夸張的他的‘預知’能力。
在盈姐看來,這個男人好像能預知未來。他知道射出幾發(fā)子彈能消滅敵人,從不浪費;能判斷出下一個敵人會從哪里鉆出來,提前架設槍口。
他的每一次停頓,或突擊,都恰到好處,就好像一名天才演員在舞臺上表演著自己最熟悉的舞蹈。
從容。
這位救世者首領的行動給人一種錯覺,好像他一個人就能結束這場戰(zhàn)斗。
但偏偏,他還清楚隊友的價值。
他的命令簡潔易懂,清晰明確,讓頭一次經歷這種場面的小生都快成了戰(zhàn)場高手。
在NO。1創(chuàng)造出的強大攻勢下,鄒帥、盈姐、小生三人甚至可以自由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