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本來以為競爭會很激烈。
沒想到杭州本地的商人竟然聯(lián)合起來了。
他們臨時成立了一個商會,專門負責修路。
按照出資比例占股。
一下子就將杭州到應天府這一路段全部吃下去了。
其他人如果能聯(lián)合起來,肯定比杭州商人有錢多的。
但是他們不團結啊,畢竟不是一個地方的,互相不知根不知底的,不敢輕易合作。
如果比城市的話,那杭州確實獨一檔的。
畢竟自古以來杭州都很繁華,尤其是宋朝時期,商業(yè)很繁榮,底蘊夠深厚。
最后競標竟然毫無波瀾。
不過朱吾適還是挺滿意的。
杭州商人的報價他很滿意,足夠修一條保質保量的水泥公路了。
這次杭州商人真的是大出血了。
要知道,朱吾適準備修的可是六車道的路。
在大明,六車道的路綽綽有余了。
中間的四個車道是供馬車通行的。
要是以后發(fā)明出了汽車,就可以無縫銜接了。
兩邊的兩個車道是供騎馬的人走的。
想來應該走的人不多。
但是朱吾適還是留出了這兩條道。
目的嘛,為八百里加急服務的。
就是對大明的馬蹄鐵是個巨大的考驗。
至于行人,走老官道就行了。
朱吾適也是為他們著想。
大明人穿的都是布鞋,甚至草鞋,走水泥路根本就不耐磨。
朱吾適上了初中就再也不穿布鞋了。
沒辦法,全部場地都是水泥地面,一雙新布鞋一兩個月就磨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