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臺上比武我見過你,我打聽過了,你叫李少知是嗎?”楊玄問道。
李少知一愣,現(xiàn)在他穿的嚴嚴實實的,他是怎么認出來的?
仿佛是看出了李少知的疑慮,楊玄道:“雖然你遮住了臉龐,但我記得你的刀?!?/p>
李少知這才意識到,他配備的不是虎甲親衛(wèi)的軍刀,而是唐刀。
李少知跟一位同僚打了一下招呼讓他替自己守在將軍帳前,然后請楊玄來到小溪邊的火堆旁坐著。
他緩緩地脫下虎盔,露出年輕的臉龐。
“你好厲害啊,年紀輕輕就能當上虎甲親衛(wèi)?!睏钚潎@道。
李少知不語,他不太明白這名叫楊玄的為什么突然來結(jié)識自己。
通過一番交談,李少知這才知道,楊玄居然是楊遇林的親弟弟,在一番交談中,李少知也覺得這楊玄雖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本心倒是不壞。
很快,兩人聊了將近一個時辰,天已經(jīng)黑透了。
待楊玄離開后,李少知才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已經(jīng)很少有這樣暢談過了。
不知道為什么,他對這個敵國的人,沒有那么討厭。
談歸談,該說的不該說的李少知都很清楚。
二人談的大部分都是兩國戰(zhàn)爭的事情,楊玄一直在說,這場仗不該打,死了很多人……
李少知對這件事情沒有發(fā)表過多意見,畢竟楚國占了鄞國的半壁江山,現(xiàn)在一個楚國人來跟你說,這場仗不該打,確實有點荒唐。
是,你們有了領地,然后出來冠名堂皇的說不該打,顯得你們有風度。
心里是這樣想,但李少知不會說出來,起碼他覺得,楊玄說的話,有三分真心。
他沒有楊玄那么多愁善感,他是個軍人,他大多時候都不會去考慮對錯這種事情,既然兩國對壘,打仗哪有絕對的對錯。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對與錯,以后才有定論,楚國現(xiàn)在的史書只會寫有楚軍勢不可擋,開疆拓土,英勇無比。
而鄞國的史書只會寫,鄞軍雖然不敵,但扔在頑強抵抗,誓死捍衛(wèi)國家,最終打敗楚軍,捍衛(wèi)住了國家與尊嚴。
至于以后的史書會怎樣,誰又知道呢。
李少知不再想這些事情,回了營帳,與將軍商討入京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