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她微微咬著嘴唇,臉上滿是擔(dān)憂的神情。
獨孤未明捋著胡須,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沒錯,嗣兒。你既要表現(xiàn)得懦弱無能,又不能讓他看出破綻。這其中的度,著實難以把握。你需時刻保持警惕,一舉一動皆要深思熟慮。”
他一邊說,一邊微微搖頭,眼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憂慮。
獨孤沖也在一旁附和,他握緊拳頭,一臉憤慨地說:
“慕容大哥此計,雖險,但目前看來,不失為一條出路。嗣兒兄,你若決定,我等定全力支持。無論遇到何種困難,我們都與你并肩作戰(zhàn)?!闭f罷,他拍了拍拓跋嗣的肩膀,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義氣。
拓跋嗣深吸一口氣,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受到了眾人的堅定支持,這讓他原本有些動搖的心,漸漸堅定起來。他咬咬牙,眼中閃過決然之色:“為了母親,為了北魏的未來,我愿意一試。哪怕前方荊棘密布,我也絕不退縮。”
商議既定,拓跋嗣便依照眾人的計策,開始了他艱難的“表演”。
朝堂之上,往日那個英明神武、意氣風(fēng)發(fā)的太子拓跋嗣,仿佛一夜之間變了個人。
早朝時,拓跋珪一臉嚴肅地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掃過群臣,率先開口:
“如今北魏邊境戰(zhàn)事頻起,北方柔然部落蠢蠢欲動,朕問你,嗣兒,若你為帥,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又該如何在戰(zhàn)事與民生之間權(quán)衡,確保國家安穩(wěn)?”
他的眼神緊緊盯著拓跋嗣,帶著一絲審視與期待。
拓跋嗣身子一顫,緩緩站起,眼神閃躲,不敢與拓跋珪的目光對視。
囁嚅了半天,才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道:
“兒臣……兒臣覺得,要不咱們就跟他們求和吧,送些金銀財寶過去,他們興許就不打了。至于民生,百姓嘛,餓不死就行,打戰(zhàn)肯定會有點影響的,忍忍就過去了?!闭f話間,他低著頭,不敢看眾人的表情,雙手不自覺地揉搓著衣角。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一陣嘩然,紛紛投來詫異的目光。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個曾經(jīng)讓眾人欽佩不已的太子,此刻竟說出如此幼稚可笑的言論。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訝與疑惑。
拓跋珪臉色一沉,怒聲道:
“求和?如此懦弱之策!送金銀財寶就能換來長久和平?民生怎能如此輕視?朕再問你,我鮮卑族與漢族文化各異,該如何融合,方能讓國家長治久安?”他氣得臉色通紅,雙眼緊緊盯著拓跋嗣,仿佛要將他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