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言語交鋒,既不動聲色地敲打了可能有異心的部落,又再次鞏固了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在眾人心中的地位。
宴會過后,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尋了個隱蔽角落密談。
拓跋寔君低聲道:
“今日這招,既探了虛實,又得了父王贊賞,可謂一箭雙雕?!?/p>
拓跋斤輕笑:
“哼,還得多虧苻融大人的指點,接下來,咱們得更謹慎行事。聽聞父王近日似在調(diào)查王庭人員往來,怕是起了疑心,咱們安插眼線之事,切不可露出馬腳?!?/p>
不久,王庭商討對周邊部落的援助策略。
一部落因天災(zāi)糧食歉收,派人前來求助。
拓跋寔君搶先開口:
“父王,兒臣以為,救急如救火,此部落與我代國向來交好,理應(yīng)伸出援手。可咱們也不能打無準備之仗,援助物資需分批送達,一來可檢驗他們的誠意,二來若途中有變,也不至于損失慘重。同時,派咱們的人去協(xié)助他們恢復(fù)生產(chǎn),既能增進情誼,又能把控局勢?!?/p>
拓跋什翼犍目光深沉,審視著他:“分批援助,倒也穩(wěn)妥,可派去的人手,你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拓跋寔君忙答:“兒臣舉薦幾位熟悉農(nóng)事、且忠心耿耿的老臣,他們經(jīng)驗豐富,必能助該部落渡過難關(guān),還能隨時向王庭傳遞消息?!?/p>
拓跋斤緊接著道:“大王,物資運輸方面,臣會安排得力護衛(wèi)押送,確保萬無一失。并且沿途設(shè)置驛站,方便傳遞情報,一有風(fēng)吹草動,即刻回報?!?/p>
拓跋什翼犍思索片刻,點頭應(yīng)允。
經(jīng)此一事,二人在處理對外事務(wù)上越發(fā)得心應(yīng)手,權(quán)力也愈發(fā)穩(wěn)固。
然而,王庭中幾位老臣始終心存疑慮。他們在私下的交談中,無不擔(dān)憂著拓跋寔君與拓跋斤權(quán)力的膨脹。
一位老臣緊皺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這二人近來的舉動實在令人難以捉摸,他們的權(quán)力越大,對王庭的威脅或許就越大?!?/p>
另一位老臣附和道:“是啊,我們需時刻警惕,以防有變?!?/p>
一日,一位老臣瞅準時機,私下向拓跋什翼犍進言:“大王,臣近日見拓跋寔君與拓跋斤頻繁接觸一些陌生面孔,行跡頗為可疑。且在諸多決策上,他倆一唱一和,雖說看似為代國著想,可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大王不可不防啊?!?/p>
拓跋什翼犍神色未變,只是眼中閃過一抹銳利之光:“本王心中有數(shù),他們?nèi)缃翊_有可用之處,但若敢有二心,本王絕不姑息。你且繼續(xù)留意,有情況即刻稟報。”
老臣領(lǐng)命退下,而拓跋什翼犍則開始不動聲色地留意更多細節(jié),試圖揭開那隱藏在暗處的陰謀。
另一邊,苻融得知拓跋寔君與拓跋斤逐漸取得拓跋什翼犍信任,一方面加快情報收集,一方面催促二人加速在王庭培植勢力。
拓跋寔君與拓跋斤深知局勢愈發(fā)緊張,每一步都如臨深淵,稍有差池,便是滅頂之災(zāi)。
可權(quán)力的誘惑讓他們在這條險路上越走越遠,代國的未來也在各方勢力的明爭暗斗中,陷入更深的迷霧,前路愈發(fā)撲朔迷離。
夜已深,拓跋什翼犍獨自坐在王庭的書房中,燭光搖曳。他眉頭緊鎖,思考著代國的未來,心中的憂慮如同這深沉的夜色,無邊無際。
而在另一處,拓跋寔君與拓跋斤也在密謀著下一步的計劃,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野心和欲望,卻未曾意識到,自己或許正一步步走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