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秦的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得仿若實質(zhì),似一塊千鈞巨石,沉沉地壓在眾人的心口,令人喘不過氣。殿內(nèi)燭火搖曳,光影在墻壁上鬼魅般舞動,更添幾分詭異與凝重。
姚興召集群臣,討論慕容軒和林婉清提出的向拓跋珪的北魏和親的提議。
此前,后秦與北魏在領(lǐng)土擴張中摩擦不斷,兩國皇帝姚興與拓跋珪書信互罵,仇怨頗深。就在這樣的緊張局勢下,慕容軒和林婉清竟大膽提議后秦主動向北魏和親。
姚興心中雖滿心抗拒,但還是決定召集群臣,聽聽眾人的看法。
姚興端坐在龍椅之上,面色陰沉如墨染,眼神中憤怒與糾結(jié)交織,恰似洶涌暗流在心底翻涌。他死死盯著殿下爭論不休的群臣,雙手不自覺緊握,指節(jié)泛白,下意識地在龍椅扶手上不斷敲擊,發(fā)出急促而沉悶的聲響,猶如沉悶戰(zhàn)鼓,敲打著眾人的神經(jīng),宣泄著他內(nèi)心難以平息的怒火。
“陛下!和親分明是示弱之舉!我后秦兵強馬壯,將士英勇無畏,怎能向拓跋珪那廝低頭?此等羞辱,如芒在背,絕不能忍!”一位武將怒目圓睜,豹眼似要噴出火來,雙手握拳,骨節(jié)咯咯作響,大聲進諫,聲音在空曠大殿內(nèi)如雷霆般回蕩。
“陛下,萬萬不可沖動??!雖說我大秦與北魏常有摩擦,還丟了些國土,但貿(mào)然開戰(zhàn),百姓必將再陷水深火熱,生靈涂炭,餓殍遍野。屆時,我后秦大地將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還請陛下三思,以和為貴才是上策,莫讓無數(shù)無辜百姓因一時意氣付出慘痛代價?!币晃晃墓賾n心忡忡,眉頭緊鎖,拱手作揖,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憂慮與無奈。
姚興眉頭緊緊皺起,內(nèi)心陷入激烈斗爭。他深知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百姓必將受苦;可拓跋珪之前的行為實在欺人太甚,讓他堂堂一國之君,如何能咽下這口氣?
慕容軒和林婉清站在一旁,焦急地看著這一切。
林婉清忍不住再次盈盈下拜,神情極為懇切,眼中滿是憂慮與悲憫,說道:“陛下,如今北方百姓已然苦不堪言,戰(zhàn)爭陰云一旦徹底籠罩,更多人將失去寶貴生命,陷入萬劫不復(fù)之地。生靈涂炭之慘狀,想必非陛下所愿見。還望陛下以蒼生為重,暫且放下怒火,再與拓跋珪商議和親之事,或許尚有轉(zhuǎn)機?!?/p>
姚興面色陰沉如暴風(fēng)雨來臨前的黑暗夜空,冷哼一聲,猶如冰刀般鋒利:“他拓跋珪之前如此肆無忌憚地羞辱朕,朕怎能輕易罷休?你們不必再多言,朕心意已決,斷不會更改!”
慕容軒趕忙上前,言辭急切且誠懇:“陛下,《道德經(jīng)》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舸藭r陛下能以大度示人,展現(xiàn)廣闊胸懷與大智慧,或許就能巧妙化解矛盾,贏得天下人的敬重與贊譽。這不僅是化解危機的良策,更是成就千古美名的契機啊?!?/p>
姚興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的目光從慕容軒和林婉清身上移開,望向殿外陰霾籠罩的天空,陷入沉思。
他想到后秦百姓在戰(zhàn)火中流離失所的面容,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又將有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生命消逝于硝煙之中。自己身為國君,肩負著百姓的生死存亡,怎能僅為個人尊嚴,就將萬千子民推向痛苦深淵?
然而,拓跋珪的所作所為又實在讓他難以釋懷。堂堂一國之君,遭此羞辱,若不回擊,威嚴何存?日后又該如何令群臣信服,坐穩(wěn)江山?
這兩種念頭在他心中不斷交織、碰撞,如激烈的拔河比賽,讓他內(nèi)心痛苦萬分。
過了許久,姚興深吸一口氣,緩緩收回目光。他眼神中憤怒未消,但多了一絲無奈與決然。他想起鳩摩羅什大師日常所講佛法,想起從小到大目睹的戰(zhàn)爭與死亡,與百姓的苦難相比,自己受點委屈又算什么。姚興并非在皇宮中長大的紈绔子弟,而是自幼隨父親姚萇南征北戰(zhàn),歷經(jīng)無數(shù)戰(zhàn)火,才登上皇帝之位,深知民間疾苦。
“諸位愛卿,朕明白你們的苦心。”姚興聲音低沉沙啞,仿佛從牙縫中擠出,“朕身為國君,自當為百姓謀福祉。只是拓跋珪此舉,實在欺人太甚,讓朕咽下這口氣,實非易事。”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人靜靜等待著姚興的決定。
“但朕也深知,戰(zhàn)爭一起,受苦的終究是百姓?!币εd頓了頓,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忍,“為了后秦百姓,朕暫且放下這口氣,采納和親之策。不過,拓跋珪必須給朕一個滿意交代,否則,朕絕不善罷甘休!”
慕容軒和林婉清聽了,心中稍感寬慰,趕忙拜謝道:“陛下圣明,愿此和親之策能為兩國帶來長久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