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毫無防備的前涼軍隊踏入這片陷阱時,兩側(cè)陡峭的山谷中驟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和馬蹄聲,如潮水般洶涌而出的大批伏兵瞬間將前涼軍隊團團圍住。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前涼軍隊頓時驚慌失措、陣腳大亂。士兵們驚恐地呼喊著,試圖組織起有效的防御陣線,但一切都已經(jīng)太晚了。
混亂之中,將領(lǐng)李儼毫不畏懼地挺身而出,揮舞著手中的兵器,率領(lǐng)身邊的親兵拼死抵抗著前秦軍隊一波又一波兇猛的攻擊。
然而,盡管李儼英勇無畏、奮勇殺敵,但他畢竟勢單力薄,無法與人數(shù)眾多且訓練有素的前秦軍隊相抗衡。
隨著時間的推移,前涼軍隊的傷亡越來越慘重,防線也逐漸崩潰。
最終,經(jīng)過一番慘烈的激戰(zhàn),李儼終因寡不敵眾而不幸被俘,成為了前秦軍隊的階下囚。
此戰(zhàn),前秦軍隊傷亡慘重,望著城內(nèi)殘垣斷壁、哀鴻遍野,慕容垂心中五味雜陳。將領(lǐng)們?nèi)呵榧?,紛紛要求屠城泄憤。慕容垂站在城門前,望著城內(nèi)慘狀,猶豫難決。
此時,一位年輕僧人求見,此人正是鳩摩羅什。他步入營帳,寶相莊嚴,雙手合十,輕聲道:“將軍,貧僧聽聞城中百姓哀號,特來懇請將軍止息殺伐?!?/p>
慕容垂凝視著鳩摩羅什,見他身披袈裟,目光澄澈,心中不禁一動,抬手示意他近前說話。
鳩摩羅什微微合十,繼續(xù)說道:“將軍,萬物生靈皆有佛性,前涼百姓雖為保家國而抗爭,然今城已破,若再屠戮,冤魂無數(shù),因果循環(huán),終會累及自身與后世。道家亦講順應(yīng)自然,不逆天而行,如今這滿城血腥之氣,豈是順應(yīng)之道?將軍熟讀道家經(jīng)典,應(yīng)知‘柔弱勝剛強’之理?!兜赖陆?jīng)》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寬容之心對待前涼百姓,他們感將軍之恩,日后自會為秦子民,助大秦穩(wěn)固根基。況且,殺戮只會滋生更多恨,冤冤相報何時了?將軍欲成就大業(yè),當胸懷天下,而非以暴易暴?!?/p>
當慕容垂聽完鳩摩羅什這番話語,他緊皺的眉頭微微舒展,眼中的殺伐之氣也有所消減。
他長嘆一聲,說道:“大師所言,令我深思。但我軍將士傷亡眾多,他們心懷悲憤,若不有所慰藉,恐生事端。”
鳩摩羅什目光堅定,緩聲道:“將軍,冤冤相報永無盡頭。若以暴制暴,只會讓仇恨蔓延。此刻應(yīng)以慈悲為懷,方能化解怨懟,贏得民心。”
慕容垂沉默片刻,終是點了點頭,說道:“大師智慧,我當聽從?!?/p>
于是,慕容垂下令禁止屠城,對前涼百姓加以安撫。隨后,他派遣精明能干的官員整頓前涼政務(wù),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加強對該地區(qū)的軍事防御和經(jīng)濟建設(shè)。他深知,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yè),才能真正鞏固這片新納入版圖的土地。
樂都淪陷后,前涼的防線進一步崩潰。前秦軍隊逐漸逼近姑臧,此時的前涼內(nèi)部,人心惶惶,宛如驚弓之鳥。一些大臣眼看大勢已去,開始秘密與前秦軍隊聯(lián)系,表達投降之意,以求自保。
在前秦軍隊的強大壓力下,前涼統(tǒng)治者終于認清現(xiàn)實,意識到抵抗已無希望,只得絕望地決定投降。
姑臧城門前,前涼統(tǒng)治者率領(lǐng)大臣們出城,個個面容憔悴,神情落寞,他們向苻堅的軍隊獻上降表和玉璽,眼中滿是屈辱與不甘。
苻堅接受了前涼的投降,展現(xiàn)出一代霸主的大度與風范,對前涼的統(tǒng)治者和大臣們采取了寬容的政策,以安撫民心。他深知,戰(zhàn)爭帶來的不僅僅是勝利,更是傷痛和破壞,唯有寬容與和解,才能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fā)生機。
慕容垂班師回朝。長安城中,百姓夾道歡迎得勝歸來的大軍,苻堅親自出城迎接,對慕容垂與林浩的功績贊不絕口。慕容垂在歡呼聲中,目光深邃,深知自己離復國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而前秦的未來,依舊在這風云變幻的亂世中充滿變數(shù)。
當苻堅在長安聽聞前線傳來前涼歸降的捷報時,他正于朝堂之上與群臣商議政務(wù)。那一刻,長久以來因戰(zhàn)事高懸的心終于有了片刻放松,眼中閃爍出欣慰與豪邁之光。他深知,這勝利既是前線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成果,更是王猛生前殫精竭慮布局的延續(xù)。
“王卿啊,若你能親眼見到今日之局面,該有多好……”苻堅在心底默默念叨著。為表對王猛的追思與敬意,苻堅特命人在王猛墓前舉行了一場莊重的祭祀儀式,告慰其在天之靈:大秦又向著一統(tǒng)北方邁進了堅實一步。
前秦滅前涼一役,雖讓苻堅的版圖大幅擴張,勢力如日中天,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亦深深刻在兩國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