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極殿。
李世民剛上朝,杜如晦就將自己舉薦張素入職戶部,管理鹽政的奏本遞了上來,李世民打開一看,頓時腦瓜子有點蒙圈,因為他看到上面舉薦的人居然是那個張家的二愣子。
“克明啊,你這奏本是正經(jīng)奏本么?”李世民低聲問道。
杜如晦聽了,頓時多自家陛下有點小無語,心說我這好不容易舉薦一個人,陛下你居然問我這奏本正經(jīng)不正經(jīng),陛下,你變了!
但想歸想,杜如晦面上還是真是謙恭的回道:“陛下,臣這個奏本當(dāng)然是正經(jīng)奏本了?!?/p>
“既然是正經(jīng)奏本,那克明怎么……怎么想起來舉薦這個二愣子為官了,而且居然還是讓這小子到戶部去管鹽政,這不妥吧!”李世民有點生杜如晦的氣,這克明怕不是糊涂了吧!
而在場的其他人,此時一聽杜如晦竟然舉薦張家的二愣子到戶部去管理鹽政,頓時便炸了鍋,一個個的便議論了起來。
“什么,老杜你沒事吧,怎么想起來舉薦那個張二愣子,那張二愣子怎么能擔(dān)此重任呢,嗯……你要不要考慮一下舉薦我家那小子!”有人很是不要臉的說道。
“那個二愣子么?哼,能干什么,跟我家兒子比差遠(yuǎn)了!陛下還請您三思啊!”
“就是,那管理鹽政的最少也是個從五品,他一個小毛孩子,還是個二愣子,焉能擔(dān)此重任!”
“是啊,陛下,這鹽政乃是國之根本,和天下百姓的生計息息相關(guān),怎么讓他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子擔(dān)任,杜相此舉孟浪了?。 ?/p>
然而這話剛說完,杜如晦還沒吭聲,站在武將隊列里面的張公瑾就不樂意了,直接就站出來護(hù)犢子了:“你們這說的是什么話,怎么得俺老張的兒子就不能當(dāng)官了,俺那兒子可比你們家那些柴強多了,我兒子現(xiàn)在都是縣子了,還拿了陛下的金腰帶,有是太子陪讀,你們還還意思拿你們家那些廢柴跟我兒子比,好意思嗎!”
只見張公瑾此時斷然是忘了在哪,只見朝著說自家兒子不行的人開了嘴炮。
他這嘴炮一開不要緊,文官那邊直接就炸了,心說我們文官打仗不行,這嘴炮要是輸了,那還得了,于是在長孫某人的暗自示意下,直接就掀起了反對浪潮。
這下武將這邊也壓不住了,直接就擼袖子想干架,合著俺們武將的孩子就不能干文職了。
一時間,堂堂的太極殿竟然變成了菜市場,往常人眼中的勛貴竟然也會潑婦罵街的手段。
這一幕只看得李世民臉色發(fā)黑,青筋暴露,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