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盧安平早已感悟出了屬于他的法,脫胎于星火燎原更適應(yīng)當下的法??墒潜R安平依舊修行著星火燎原,并且在最后一重“問心”上止步。
作為星火燎原圓滿的“問心”,可長久可淺顯,淺顯來說問心就是認識自我,確立前路的一個開始。從長久上講問心不是度過之后便可拋棄的東西,這是一個永久性的法,在不斷的解構(gòu)與建立之間,糾正自我的長生之路,確保前路一片坦途不至于因為自身修行出錯走火入魔從而止步不前。
在碎則強行圓滿之后,游離在生死之間的盧安平其實也窺探到了問心的門徑,只是他沒有選擇徹底圓滿星火燎原。他只是淺淺入道,然后借由感悟出的道,殺了劉子瑜。
后來失去了最為重要的一切,徹底完成了復(fù)仇的盧安平,沒有了任何的念想,也就擱置了完善問心的念頭。
建立自身道統(tǒng)的這許多年里,盧安平仍舊沒有想著徹底完成問心。那宏大的想法與念頭,雖然支撐著他活下去,但也僅僅是支撐他活著而已。
后來在暮元大世之中見到了很多,盧安平開始了布局,依舊沒有時間去突破問心,圓滿星火燎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許多年,再度拾起過往,入定以后,眼前仍是一片虛無。
許多年以來的經(jīng)歷沒有改變一切,盧安平的心境還是殘破如廢墟一樣。
要想完成問心,圓滿星火燎原,首要做的便是完善這個殘破的心境。這其實并不困難。
心境所失去的無非是因果牽絆和記憶而已,只需要用經(jīng)歷與感悟填補即可,對于經(jīng)歷了許多,心中有著萬般感悟的盧安平來說,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就是如此簡單的事情,盧安平仍舊被困在了心境之中未能走出。
并非是盧安平留戀于過往,或者是盧安平放不下這些僅存在于記憶之中的事情,他之所以還未完整的構(gòu)筑心境,是因為他填補心境的力量是顛覆天地的理念,這理念過于宏大,以至于心境的虛無無法承載。而且激進的盧安平在構(gòu)筑心境的同時,也在進行著最后的問心,以自身的道,完善那殘缺不全的答案。
無言之間,心境構(gòu)筑的同時,盧安平也在進行著未曾完成的問心答問之間精神不斷的解構(gòu)與重塑著,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
三年光陰,仿若轉(zhuǎn)瞬之間,城中的變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進犯定玄宗的勢力也在這年暫時撤退,定玄宗這一戰(zhàn)以慘勝收場。
定玄宗激進的堅壁清野讓圍剿的宗門沒有討到任何好處,短時間內(nèi)沒有被撲倒,進入到到了拉鋸戰(zhàn)之后定玄宗便已經(jīng)奠定了勝局,枯燥且漫長的拉鋸戰(zhàn)中,定玄宗甚至增加了一些人手滲透監(jiān)視隱安城。
不說念陽,就是東方淮對于潛藏城中的這些家伙都有所覺察,只是無可奈何。在這種如芒在背的感覺下,城中精銳繼續(xù)推行盧安平事先就定下的條例,沒有傳授長生法決。
城中除去一些逃遁的,如今約莫有八百萬人口,以盧安平創(chuàng)立的法訣修行,三年時間其中最起碼有六成人可以邁入長生境界,悟性強的人在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突破境界形成戰(zhàn)斗力,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也有近五千人,足可以對定玄宗造成一定的威懾。
可是三年寶貴的時間被浪費掉了,浪費在了均分田畝,教化百姓,施行條例上,城中百姓無一人入長生境。
追隨盧安平的一眾弟子,除了朱褚以外大都無法理解甚至對此頗有微詞。本該蕩平天下的他們,終日處理這種瑣碎事務(wù),不免有些失落。雖然失落大多沒有耽擱手頭上的事情,也沒有質(zhì)疑盧安平的想法,他們在等著盧安平回來給他們一個答案。
答案沒有等來,等來的是戰(zhàn)爭的結(jié)束,以及城中滲透的大范圍撤離。
-----------------
定玄宗核心殿宇之內(nèi),定玄宗各個長老匯聚于此,在商議了戰(zhàn)后損失,敲定了定玄宗的大多數(shù)決策之后,一個有些沙啞的聲音開口了,“如果沒有其它事情了,那件事可以上一上臺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