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說不至于啊,天下太平肯定是越來越富裕,怎么可能收不到錢呢。但是華夏的歷史告訴我們:社會財富和國家財政,完全是兩碼事。
為什么這樣了,原因只有一個,吸血鬼越來越多了。他們剝削百姓,并且占有了大量的財富,最最關鍵的是,他們通過各種手段,避免向朝廷向國家交稅,那么朝廷沒有錢用,又收不上來稅怎么辦?就只能不斷地提高稅收,而這些稅收毫無例外的全部壓到了普通老百姓的頭上,導致他們越來越窮,最終吃不上飯,走投無路之下,只能扯旗造反,喊出了那句華夏歷史上最最氣壯山河的聲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走到這一步,這個王朝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徹底的沒救了,直到滅亡。
而這些吸血鬼到底是哪些人呢?
隨著開國君臣坐穩(wěn)江山,他們的子孫后代必然會接過上一代的班,成為江山的新主人,而且每個家族的每代人不會只生一個吧,肯定是生的越多越好嘛。
那么這個利益集團,必然是無限膨脹的。
千萬不要說開國皇帝殺功臣什么的,血腥殺戮只能解決一時半會的問題,等到老皇帝駕崩,新權貴依然會迎頭趕上。
就算殺盡天下權貴又能怎樣,只要權力的寶座在那里,就會有無數(shù)人前赴后繼想坐上去,過把癮就死也算。
哪怕是秦始皇,哪怕你是漢武帝,哪怕你是唐太宗,他們都沒有擋住這個歷史的周期律。
除了上層權貴,國家還有上至宰相下至村長的各級官員,他們用一代人的時間取得優(yōu)勢地位,留給下一代人的資源就很豐厚了。
而且官員的更新?lián)Q代特別快,如果說皇家和權貴是以“代”來計算的話,那官員就是以“年”來計算的。
別看這些官員的體積小,但加起來就是龐然大物。
你覺得,皇族、權貴和官員有了優(yōu)勢資源,會做什么呢?
當然是多吃多占嘛。
有好處不撈是王八蛋,普通人尚且想要多撈些好處,更別說這群人了。
如果把國家財政比作一條河,那么這些人就是一座座堤壩,每人截留一點,河里的水就少一點。
原本洶涌澎湃的大河,流到大海邊的時候,只剩下一條小溪了。
這就是每個朝代后期的財政收入。
而且國家晚期必然伴隨著制度老化,控制力削弱等老年病,苛捐雜稅讓老百姓們受不了,不是跑到山里當匪,就是到大地主家里做佃農(nóng),這樣交稅的人就更少了,交稅的人更少,收的錢便少了,收錢少了,只能增加稅收,增加稅收導致交稅的百姓更少,這樣惡性循環(huán)之下,最終會壓榨的百姓受不了,只好被逼造反。
也就是說,在國家財政上占便宜的人多了,導致稅基反而縮小到極點。
開國初年有百分之七十的納稅人口,這個時候差不多又回到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這百分之三十的納稅人口還是窮的要死的苦哈哈。
你想想,就靠著這百分之三十的人口,而且還是窮光蛋納稅,那怎么可能夠嘛。
一個國家走到這個時候,那就是財政支出超過稅收的時候。
我仔細研究了咱們?nèi)A夏歷史,從漢朝到元朝,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跳出這個坑。
而這個坑也就是歷史周期律,所謂的王朝三百年輪回的根本原因。
而歷史周期律講到這里就差不多了,你也可以仔細的思考我說的這些話,看我說的這些話有沒有道理,能不能給你以啟發(fā),作為你以后的參考?!?/p>
聽完了冷若霜講的這些話,朱佑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只見他眉頭緊鎖,一副憂思深重的模樣。
過了良久良久,朱佑樘才從這份憂思中緩過神來,他問冷若霜:“那嫂嫂有什么好辦法避免這種歷史周期律,讓咱們大明逃過這三百年的輪回嗎?”
冷若霜搖了搖頭,“既然是歷史的周期律,那便沒有人能打破的了,縱然你如何偉大,縱然你是千古一帝,也逃不過這個歷史規(guī)律,就像人會死一樣,王朝也會死,秦始皇當初掌握天下權利,生殺予奪,予取予求,妄想長生不老,但是縱然他擁有無上的權利,也終究難逃一死,他會死,他的王朝也會死,這就是自然規(guī)律的威力,沒有誰能逃得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