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聞了聞茶葉,說:“得處理下,已經(jīng)不新鮮了。今晚別想睡了,制茶的時間是關(guān)鍵。
你去把買回來的那兩口生鐵鍋清洗出來,擦干,然后去找沒受潮的石灰。”
“好?!?/p>
鐵匠鋪正好有打好的生鐵鍋,是別人預(yù)定的,結(jié)果又不要了。
鐵匠正發(fā)愁這兩口鍋要虧在手里了,沒成想會有人來買。鐵匠高興了,邵云安也高興了。
不僅如此,邵云安還又付了定金,又預(yù)定了3口鐵鍋。這兩口現(xiàn)成的還是有點小了。
王石井去洗鍋。這邊就兩間屋加一個廚房,還有個很小的放雜物的屋子,沒收拾,也太潮。
邵云安索性就在他和王石井的屋里制茶,條件簡陋,也只能先湊合了。
他也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找到茶葉,那買地蓋房子就得抓緊了。
邵云安去廚房拿了水瓢,弄了一瓢靈泉水,又把靈乳瓶里僅有的一點點靈乳滴進去。
攪和了一番,他用手掌沾水灑在茶葉上。
普通的水會加劇茶葉發(fā)酵,這加了靈乳的靈泉水卻是上好的滋養(yǎng)(茶)之物。
把茶葉,包括那一簸箕野菊花都灑了靈泉水,邵云安仔細看了看油燈的燈芯,估摸著時間。
空間里有表,他現(xiàn)在沒法去翻找,不知道王石井什么時候就突然回來了,只能用這種簡陋的方法計時。
因為灑了靈泉水,這攤放的時間要久一點。
龍井屬于炒青綠茶。
制作工藝從采摘回來后還要經(jīng)過【攤放】、【殺青】、【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幾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上好的龍井。
這里沒有西湖,邵云安也就不叫“西湖”龍井了。
一棵大喬木型的健康的古茶樹,在春季出芽最多的時候,能采摘的鮮葉在30-60公斤左右。
那制出的茶也就是在7-15公斤之間。這還是健康、茂盛的喬木型古茶樹,還是在春天。
那些植株不高的,衰老或受損的古茶樹,一棵在春天能采摘10公斤鮮葉都算多的了。
要不怎么古樹茶那么貴。
也正是因為古樹茶出茶太少,才有了后來的臺地茶。
“現(xiàn)代人”所見的茶園里那一片片不高的茶樹(灌木),都是用人工手段培育出的,可大批量產(chǎn)茶的新茶,俗稱【臺地茶】。
也就是剪去頂芽,讓枝條不停地分枝,這樣便可以產(chǎn)出更多的茶。
那在口味上自然也就不能跟自然生長,經(jīng)歷過時間滋潤的古樹茶相比。
通常,古樹茶是不采夏秋茶的,只采春茶。一是為了更加的口感、口味,二也是出于對古茶樹的保護。
千年的古茶樹采摘時,還要對單次的采茶量進行控制,叫“休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