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的事遲早會傳出去,“一丈軒”的果醬生意已經開張了,據說火熱的不得了,且供不應求。
但紅酸果沒有了,這個時候山上的野果也幾乎絕跡,許掌柜不得不每日限量販賣。
“一丈軒”收到果醬后就進行了保鮮封存,他們分了一部分送去了州府的酒樓。
甚至還派人送了紅酸果醬和桃子醬各一缸去京城。
不是許掌柜小氣,地主家也沒有余糧。里正一家送來的果醬就這么些,桃子醬還少。
這送去京城的果醬完全就是給東家一家嘗鮮的,根本不可能拿來賣。
趙元德一直在關注“一丈軒”那邊的情況,眼看果醬賣得如此火熱,他心知這果醬的事肯定瞞不了太久。
趙元德跟父親、兄弟合計了一番,趁著村里人還沒發(fā)現果醬與他們家有關,趕緊收大棗和山楂。
這回給的價錢要高一些,大棗60文一斤,山楂40文一斤。
王石井和邵云安這邊買房、買地、買牛羊,原本就對石頭的錢耿耿于懷的王老太是又氣又急。
王枝松在一旁勸著,但心里又怎可能沒有想法。
那兩人幾十、幾百兩銀的花出去,若家里能拿到這些錢,他就可以買上好的筆墨紙張,到府城去買更多的書。
甚至,他還可以四處打點一番,說不定能進府學讀書。即便進不了府學,那也能去一個更好的私塾。
他在縣學丟了那么大的臉,再回去,還不知會被同窗如何嘲笑。他若能去府城讀書,就可遠離這一切。
王枝松是如此奢望的,不過他不敢開口讓爹娘去要,只能憋屈地一次次勸說。
王春秀也是別提多鬧心了,有了那些錢,家里足夠買個丫頭了,她還用做那些又臟又累的活嗎?
再說,那么些錢,可以給她買多少好料子,買多少樣首飾。
她身上僅有的也就是一個桃木鐲子,還是她求了母親很久才給她買的。
王妮那個小賤人都戴上白玉的銀耳墜子了!
一家子都憋屈,再看王石井又花那么多錢收茶葉。
盡管外頭都說是邵云安賣了個好點子給瓷器鋪子掙了錢,王家卻沒人相信。
就邵云安那泥腿子出身,能有什么好點子賣那么多錢。
若真有好點子,邵家早就掙錢了,也肯定舍不得就那么把邵云安嫁出去!
王家人還是堅信錢是王石井背著他們存的私房,要不就是他們手上還有石頭。
越想越不甘的王老太又去找族長王文和。
她不去找里正,上回被里正那么臭罵一頓,她也知道里正肯定不會給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