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公:“他必須得給咱們以后法子??!”
高祖皇帝在位時冊封過“兩公三侯”,即:安國公武家、寧國公楚家、恒遠侯魏家、昭陽侯鄭家、正遠侯魯家,都是開國有功的。
三代帝王后增至“三公五侯”,多了魯國公粟家、平安侯曾家和景陵侯白家。
康盛帝晚年,魯國公粟家與景陵侯白家因與代家有姻親關(guān)系受到波及,被奪了爵位。永明帝登基后又恢復(fù)了這兩家的爵位。
如今京城廣為流傳的是“三公五侯一王將”,一王將的“王”指的是燕國目前唯一的親王羅榮王慕容端,“將”就是大將軍代家。
在這十個家族中,最初的“兩公三族”都是真正的世家大族,是在前朝時在族地就極富盛名的大族。
而如今的“三公五侯一王將”中,也是以恒遠侯府魏家最有錢,是燕國名副其實的首富。
因為押錯寶,永明帝登基后,安國公府、恒遠侯府、昭陽侯鄭家、正遠侯魯家都試圖送家中的模樣端正的女兒或兒子進宮,皆未能如愿。
寧國公楚家是永明帝還是太子時,家中有女被先帝選為了太子的妾室,也就是如今的靜妃。楚家當時是不樂意的,現(xiàn)在,楚家不知多慶幸先帝的那道旨意。
如今皇上唯一的皇子就養(yǎng)在靜妃的膝下,楚家自然要做些打算。
永明帝是明擺著不想與這些世家多周旋,所以他登基后至今才行事艱難。永明帝就是不想妥協(xié),哪怕窮的每日只能啃窩窩,他也不想低頭。
換做別人,會說永明帝不適合做一位帝王,因為他的脾氣太硬?;蛟S吧。被自己的親生父親那樣打壓猜忌的時候他都沒低頭。如今成了皇帝,他更不愿低頭。
燕國被先帝糟蹋,又連年打仗,整個國家窮的是叮當響。相比之下,大山部落和因地理原因很少受到戰(zhàn)亂的鮮鹿國算得上是國泰民安,十分的有錢。
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這兩個“國家”就是那熟知的狗大戶,土豪滿地走,人人不差錢。
而之所以這兩個國家沒有趁機來瓜分燕國,也是有其原因在內(nèi)。
大山部落是由二三十個小部落組成的部落聯(lián)盟,林地資源豐富,民風(fēng)彪悍??梢哉f他們依靠的山水就能給他們帶來豐富的利潤。
大山部落的民風(fēng)雖然彪悍,但他們并不愿意與燕國開戰(zhàn),因為大山部落面積遠不如燕國,人口也遠不如燕國,他們同時也受到胡哈爾國的侵犯。
燕國是在先帝晚年才開始國力衰弱,再加上打了很多年的仗,所以顯得力有不逮。但燕國是擊退了胡哈爾國的進犯的。
所以除非是閑的蛋疼,大山部落不會主動攻打燕國。因為他們的地理條件也決定了燕國不會輕易攻打他們。
鮮鹿國與燕國相距比較遙遠,中間隔著重重的山地。鮮鹿國靠海,他們的主要敵人是海的另一邊來自大斯國的斯匪。
所以大山部落和鮮鹿國與燕國的關(guān)系主要是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彼此間貿(mào)易往來,互相賺銀子。
國庫空虛,私庫見底,永明帝不是沒想過從大山部落和鮮鹿國掙些銀子,只是苦于沒有合適的時機和人選。
燕國的商業(yè)很大一塊被恒遠侯府壟斷,永明帝要自己掙錢,就繞不開恒遠侯府這座大山。
現(xiàn)在,永明帝總算是有了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還特別掙錢的買賣……他是絕對不能允許被任何人搶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