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現(xiàn)在是恢復單身了,那我問你,你們原來是兩情相悅嗎?”
邵云安這一問,把蔣康寧臉上的笑又打散了。
果然如此!
若是兩情相悅,那人家就親自給蔣康寧寫信了。
哪會是老帝師在信上重點寫了楊家的事,還有皇上收回了先帝的賜婚圣旨。
順帶提了一句女兒和外孫女如今得以平安歸家。
邵云安伸手抓住蔣康寧的胳膊,拽著他就走。
把人拽到陽光房,邵云安關了門,開始“審問”。
比翁瑤小一歲。蔣家還未出事時,蔣康寧與翁瑤并不相熟。
翁瑤是老帝師與夫人唯一的女兒,素日里自然十分的愛護,輕易不會讓她與別家的男兒玩耍在一起。
后來蔣康寧拜翁老為師,因為這層關系,蔣康寧與翁瑤這位姐姐才算是熟悉了。
再之后,蔣家出事,翁老帝師和朝中蔣家的友人合力保下蔣康辰和蔣康寧這一對兄弟。
那時候翁老帝師把兩兄弟安排在自己的府上。
翁瑤同情兩人的遭遇,蔣康辰那時候有武簡關心,她就多關心了蔣康寧這個弟弟。
人在脆弱的時候會特別容易對某個關心自己的人產生依戀。
蔣康寧也是如此。
也是在那期間,他喜歡上了美麗、熱情又善良的師姐。
可是他不能說,甚至不能表露出一絲一毫。
他連自己的未來都不能保證,又如何保證自己喜歡的姑娘的未來。
若他那個時候表露心跡,那就是忘恩負義,是無恥之徒。
蔣康寧把翁瑤放在心底,更努力讀書。
可還沒等他有能力去給翁瑤一個未來,一紙賜婚圣旨徹底打碎了他所有的希望。
作為老帝師的義子,又是閉門弟子,蔣康寧沒有讓老帝師失望。
他一路順利通過院試和鄉(xiāng)試。
但誰也不知,科舉的這一年他內心是多么的煎熬。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喜歡的姑娘嫁作他人婦,成了別人的妻子。
蔣康寧是傷心難過的,但他也祝福師姐嫁入楊家后能夫妻和睦,能恩愛百年。
蔣康寧那時候就想,他一定要入朝為官,一定要位極人臣。
日后他不僅要做兄長的靠山,還要做師姐的靠山。
后來蔣康寧成為狀元郎,外放出京做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