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瑤帶著女兒翁洛桐來到敕南府府城后,并沒有住進知府衙門里,而是住在距離衙門不遠的一處宅子。
蔣康寧與翁瑤的婚事還未正式定下來,翁瑤若是就這樣帶著女兒住進衙門,會有損她的閨譽。
既然翁瑤在府城停留的借口是來敕南府的府城玩一玩,走一走,那蔣康寧自然是讓她們母女好好玩一玩,四處走一走。
蔣康寧派了人守著翁瑤母女,若是她們在暫住的地方,他下值后就會過去。
若中午母女兩人還在外頭,他就在衙門里用飯午休。
蔣康寧是虛心接受邵云安的追妻建議,今天上門送幾朵剛買的漂亮的頭花;明天登門送一樣他覺得味道不錯的吃食。
面對蔣康寧的“追求”,翁瑤照單全收,也會回禮。
比如今天逛街的時候看到一匹料子,她覺得很適合蔣康寧,便買下來了。
見蔣康寧似乎很喜歡吃某樣菜,她就特意交代廚娘做了,諸如此類。
以前兄長還未嫁去安國“公”府時,每次兄長與武簡出去都要帶著他做掩護。
那時候只喜歡讀書的他實在是見不得武簡對兄長的種種膩歪舉動。
現(xiàn)在,蔣康寧只想扇那時候的自己一巴掌,你個棒槌!
蔣康寧很忙,他剛接手敕南府知府一職,又從楊硯手里接過了打造敕南府“茶府”的重任。
他能每天晚上都堅持去看望翁瑤母女,完全是回去后加班到深夜才能擠出這些時間。
翁瑤知道蔣康寧有多忙,也猜的出他會有多忙。
所以這趟府城之行,她也打算最多只待十天就去忠勇村。
蔣康寧也沒攔著,他當然希望能早日與翁瑤修成正果。
但若他做不好皇上交代的差事,不能早些回京做官,那自己說的這些話都是空談。
翁瑤準備走了,蔣康寧給她和翁洛桐添置了一些東西,還給在村中的老夫人等人買了些東西。
晚上翁瑤讓廚娘做了一桌子的菜,她還備了酒。
下了值的蔣康寧換了便服過來,不例外的又帶了東西過來。
他給翁瑤帶了一支簪子,不是買的,是他自己雕的木簪,給翁洛桐帶了一副漂亮的珍珠耳墜子。
翁瑤看了眼首飾盒中的簪子,便放到了一旁。
翁洛桐很喜歡師叔給她買的耳墜,笑著收下了。對于師叔與娘的事,翁洛桐這幾天也隱約看出來點意思。
飯間,蔣康寧會說一些衙門里無關(guān)緊要的事。
翁洛桐以前在楊家,吃飯時絕對是食不言。來到府城不過幾日,她卻是習慣了蔣康寧吃飯時會說說話。
蔣康寧這個習慣也是在認識了邵云安后養(yǎng)成的,要邵云安吃飯的時候不說話,那得憋死他。
翁洛桐吃飽了,翁瑤讓媽媽把她帶下去消食,接著又讓屋內(nèi)伺候的婢女也都出去了。
蔣康寧頓時有些緊張,放下了筷子。
翁瑤起身拿過那個首飾盒,坐下后卻是遞給了蔣康寧,露出一抹笑:“挺好看的,給我戴上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