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瑤的信上沒說是什么,蔣康寧打開了邵云安給他的信。
看完這封信,蔣康寧立刻進入到了他身為知府的工作狀態(tài)中。
而遠在京城的永明帝在不久后也收到了一封再次從忠勇村送來的信,同來的還有一個嚴絲合縫封口的竹筒。
忠勇村,翁瑤低頭看著自己的腰,臉上是苦惱。
她的貼身婢女笑著說:“姑娘來到敕南府后,氣色都好了許多呢。”
翁瑤苦笑:“起止是好了許多,瞧我這腰都粗了?!?/p>
婢女道:“姑娘之前就是太瘦了,叫奴婢說,姑娘現在這模樣才正正好呢?!?/p>
翁瑤嘆氣:“這再吃下去,我怕回京后爹娘都認不出我了?!?/p>
她這話把在場的兩位婢女都逗笑了。
翁瑤并不覺得自己是在開玩笑。在府城時,她聽蔣康寧說了很多回瑞郡郎這邊的飯菜好吃。
她想著或許就如“云龍閣”那樣,哪知是她錯了!
別院這邊的菜有一種她從未吃過的新鮮,對,就是新鮮。
不是說“云龍閣”的菜不新鮮,就是別院這邊的菜有一種令人忍不住回味,忍不住就會吃多、吃撐的鮮美!
翁瑤不是一個嗜好美食的人,但她覺得回京后她可能會有段時間食欲不佳。
每次吃飯前,翁瑤都告訴自己這頓要少吃點,可飯菜一入口,她就忘了飯前自己在心里說過的話了。
最直觀的就是來了別院不過十天,女兒洛桐都明顯長高了!
翁瑤讓婢女把她帶來的衣裳都拿出來,腰部能放一放的就放一放。
別說翁瑤開始放衣服的腰了,就是老夫人、老正君和粟辰逸都這樣做了!
別院的菜吃的都是自家菜園子里種的,講究口感的邵云安每天都會親自去澆澆地。
邵云安還會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把空間的菜與菜園子里收的菜混在一起,也就不怪大家吃得滿足了。
邵云安自己就嘴刁,王石井和三個孩子也都被他養(yǎng)刁了。
妮子在宮里還好點,反正王青和蔣沫熙是萬分盼著兩位爹能早點回來。
邵云安帶著趙河開始給第一批酒換桶了。
陳三禮不接觸釀酒的關鍵技術,但這換桶前的幾次檢查和換酒的過程他是在現場的。
陳三禮不又感慨怪不得人家釀的這“醉花間”會如此好喝,只這工序若無人領著誰能知道還有這些步驟。
趙河是也沒想到看似普通的一個果酒都有如此多的門道,他學得很認真。
認真到他都沒空去關心已經去了京城的兒子,和跟在侯爺身后忙碌不已的趙元德。
就在這樣的忙碌中,年初前往大斯國的船隊回來了。
船隊是??吭谥莞沁叺拇a頭,得到消息的陳三禮趕緊告訴忠勇侯。
從他笑得如一朵花似的臉上就能看出這一趟他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