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學的大門開課期間是敞著的,有專人把守,也有打雜的小廝在附近。
邵云安踏上縣學大門口的五節(jié)臺階,跨過門坎就往里走。
馬上,就有一位身穿短打的看門老漢攔住了他。
“唉唉,哪來的莽撞后生,怎么一聲不吭就往里闖,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這縣學里,哪怕是個看大門的,也有著一股子傲氣。
伸手不打笑臉人,邵云安好脾氣地說:“老人家,我是今年新進童生郎王枝松的,嫂子。”
這個自稱令邵云安渾身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
“他好幾日沒有回家了,我正巧來縣城辦事,順道來看看他,給他送些銀兩。
我還要趕回去,急著去尋他,一時忘了禮數。還請您原諒則個?!?/p>
曾經常常跟著一群(自稱)文化達人混跡的邵云安,裝逼的能力還是有的。
他話說的有理,最后一句更是文縐縐的。
老漢的臉色好了一些,說:“這個時候學中的夫子還在授課,你且等著吧?!?/p>
邵云安又是靦腆一笑,說:“老人家,我這小叔年少,又是個不多話的性子。
我和家里人都挺擔心他在縣學的情況。您能帶我到他讀書的課堂嗎?
我就在外面看一眼,看看他可適應,回去我也好跟家里人說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還請老人家您能行個方便。晚輩先謝過您了?!?/p>
邵云安躬身作揖,態(tài)度十足十的誠懇。
“可憐天下父母心……”
老漢捋捋自己的胡子,感慨,
“這句話說得真好。我瞧你也是個讀過書的。那好吧,我?guī)氵^去。
不過你看過之后就要離開,莫打擾夫子授課?!?/p>
邵云安露出十六顆牙齒:“謝謝您。”
這位老漢跟另一位看門的中年男子說了一聲,帶著邵云安往里走。
縣學讀書的書生加起來也就二十來人,分為兩個班,共五位夫子。
這五位夫子分別帶兩個班,教授的內容也各有側重。
這個朝代沒有邵云安自小熟知的四書五經等,更沒有唐詩宋詞。歷史不同,名人、著作自然也就不同。
很多現代人熟知的經典詩句,在這里聽到就十分的稀罕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出自慈禧,想不到吧。這大燕國的人當然不會聽過。
也就是這句話,令老漢放下了戒心,甚至對邵云安生出了幾分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