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老高興地留三人在府上用午飯。
大戶人家很多都是一日三餐,甚至會有四餐。普通的百姓通常是一日兩餐。有些地方青黃不接的時候,一日就一餐。
岑老的夫人是女眷,就沒出席。岑老在飯間沒少夸邵云安,看得出很是欣賞邵云安,也直道王石井娶對了人。
王石井與有榮焉,他媳婦兒自然是獨一無二,無人能比的。
離開岑老府上,三人又回到縣衙,蔣康寧給兩人透了個底。
岑老的恩師與蔣康寧的師祖,也就是老帝師,翁老的恩師是至交好友,因而岑老與老帝師十分的熟稔,關系親厚。
私下里,翁老會喊岑老一聲“岑師弟”。
岑老辭官前是朝中禮部侍郎,正四品下,兼任“弘文館”的直學士,是一個一心做學問的人。
先帝晚年,親近小人,聽信讒言,岑老的恩師那時已仙逝,岑老一家受難落罪。
是翁老帝師出手,岑老一家才得以脫身,但岑老被罷官,責令返鄉(xiāng)。
岑老心灰意冷,回故鄉(xiāng)永修縣開辦了“白月書院”。后新皇登基,邀岑老回京,官復原職。
岑老以年齡過大,夫人身體違和之由婉拒了。岑老的學生、朋友中,有全家老小都冤死在奸臣之手的,岑老是再不愿入仕。
后來也是翁老出面,岑老便做了永修縣的學正,為朝廷培養(yǎng)人才?!鞍自聲骸北憬唤o了隨他一同返鄉(xiāng)的學生,康瑞。
岑老現(xiàn)在雖說不在京城,看似離開京城官場多年,但朝中仍有他的朋友與學生。
單一個翁老,就頂?shù)眠^不知多少人。只是岑老不愿張揚,永修縣內(nèi)知道的人不多。
蔣康寧透露給邵云安和王石井,就是讓他們心里有個底。
蔣康寧也直言,他被外派出京,到地方為官,也是義父對他的保護。
皇上登基不過4載,作為先帝晚年時高中的狀元,留在京城的風險遠高于外放為官。
來永修縣前,蔣康寧是在非常偏遠的地方做縣令。別人看他是大材小用,可對那時候的他來說,就是保命為先。
邵云安明白了,那大哥現(xiàn)在來到了永修縣做官,就是為了回京做準備了。
邵云安很感謝蔣康寧這位大哥不瞞著他,至少他對目前朝中的局勢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也更加堅定了他必須抱準大腿的決心。
邵云安真心地說:“大哥告訴我這些,是真的把我與井哥當作自家人,我與井哥記得大哥您的好。
也希望日后像岑老這樣的悲劇能不再上演,能真正的國泰民安?!?/p>
蔣康寧:“我們都希望?!?/p>
新皇登基,老帝師退居國子監(jiān)任祭酒。岑老不愿回京,老帝師召岑老的兒子與女婿入國子監(jiān)教學,任四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