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那兩家人也不用每日起早貪黑的準備食材。屆時,掙的利三七分,那兩家七,一丈軒三。
邵云安假裝深思:“這事我做不了主,你有跟他們說嗎?”
許掌柜嘆道:“我提過,他們拒絕了,所以我才找邵小哥你來商量?!?/p>
邵云安很為難地表示他不好插手,畢竟他幫兩家想出這樣的小買賣,是為了報恩。既然是報恩,哪有隨便插手的道理。
再者,四嬸和秋叔兩家也就是農閑的時候出來擺攤子,他們還有農活要忙。他們之所以沒想著租鋪子,就是要考慮著農忙。
不過邵云安也心知許掌柜沒那么好打發(fā),便說他回去跟兩家人商量上臉給,但還是要看人家的意思。
再說了,兩個這么吸引客流的攤子就擺在門口,也是間接給“一丈軒”拉客了。
但作為商人,追求利益永遠是他們的心頭好?!耙徽绍帯弊罱目土魇潜韧斩嗔艘恍?/p>
可入冬后,這新鮮的菜就越來越少,每年十一月至來年的三月都是店里生意最冷清的時候。
今年有邵云安給的那四道方子,倒是可支撐一些,但也不能一直靠那4道方子頂著。
眼看著那兩個攤子生意紅火,許掌柜沒有想法就怪了。
這個邵云安沒辦法,永修縣不錯了,冬天至少菜地里還有大白菜、韭菜、菠菜可以長,那下雪的地方冬天更是沒菜吃。
即便如此,他自己都還要找村子里的嬸子幫他積酸菜,做咸菜,做臘肉。邵云安會做午餐肉,臘肉還真不會。
他也沒在許掌柜面前提自己的新宅有暖房。
許掌柜還是想讓邵云安能幫他去問問,當然,如果能說服那兩家人與他合伙開鋪子就更好不過了。
邵云安還是那個意思,他去問,但不能保證結果。他也沒提給新菜方子,許掌柜也不好問,盡管他很有這個想法。
許掌柜熱情的留邵云安和王石井吃飯,兩人婉拒,孩子還在家。他們還要去買些東西。
兩人離開“一丈軒”去買布和棉花。棉花在燕國算是比較昂貴的東西了。
也是永修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的物資相對而言還算比較豐富。不過對不差錢的邵云安來說,棉花貴不要緊,冬天必備。
他空間里有羽絨服,有棉衣,但沒棉花。說來,他當時怎么就沒想著囤點棉花、布料,光想著囤成衣了!
棉衣和羽絨服拿不出來,就只能買布、買棉花回去現(xiàn)做,再買些打掩護的糧食,便往家趕。
回到村子,邵云安讓王石井去接兩個孩子,他去四嬸和秋叔家。
王石井不大高興地說:“怎么‘一丈軒’什么生意都要摻和一腳。他提出那樣的要求,要四叔他們怎么好拒絕?”
邵云安道:“商人逐利,正常。這也是我為什么讓四嬸他們在一丈軒門口擺攤。換了其他地方,早被人瞄上了。
你也看到了生意有多好許掌柜能忍到今天才跟我說,我都佩服他的定力,所以說我還不算真正的商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