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普通農(nóng)戶的土地都不會太少。
邵云安不知道王老太家一年的家庭收入有多少。
邵家有41畝地,邵老頭和邵大虎非農(nóng)忙的時候會去打短工,邵云安也會做手工拿去賣錢。
勤快點,邵家一年能有個30貫錢,也就是30兩銀子左右的收入。
不過現(xiàn)在賦稅重,每年的田地稅、人頭稅和其他苛捐雜稅扣完,一年下來到手的能有個10貫錢都算多了。
這還是邵家一年最多的收入。
普通村民,只靠種田的,一年到頭能掙個十來貫錢,那都要笑開花。
邵家一開始說愿意給邵云安20兩銀子的嫁妝,也是因為王枝松的童生郎身份。
當然,20兩也是嘴上說說,實際上只有一兩。
村子里的村民,吃喝可以勉強自給自足。
可若有個頭疼腦熱,婚喪嫁娶,家里再來個大事小事,那一年到頭很難存下錢。
再遇到交徭役稅、征兵稅等,那還得借錢。
這還是永修縣周邊,包括所屬的敕南府,算得上是燕國比較富庶的州府。
若在貧困的地方,那日子就當真是難熬了。不知多少人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成為流民。
這一方面與燕國內(nèi)外局勢不穩(wěn)有關(guān);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燕國的商業(yè)不發(fā)達。
朝廷的稅收大部分是從農(nóng)民手里征收上來的。
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農(nóng)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朝廷的稅越來越難收,國家越來越窮。
邵云安記得史書上記載,宋朝的財政收入70%是商業(yè),農(nóng)業(yè)只占30%,所以宋朝人很有錢。
不過再不發(fā)達,也有有錢人。
邵云安邊走邊考慮日后的掙錢辦法。走著走著,看到兩個人,他突然有了個想法。
在街邊的包子攤上買了五個大肉包,手里攥著四枚銅錢,他朝那兩人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