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那邊又剛開業(yè)不久,想著有時間,秦向河就過去轉(zhuǎn)了一圈。
等再回宿陽,已是十一月七號了。
離開茅塘,他是穿著一件薄外套。
然,短短幾天,氣溫就墜崖式下降。
他和林四丫穿的毛衣、厚外套,都是前兩天新買換上的。
車停在交通島的白云百貨那,他是步行來的錦湖大廈工地。
大樓的設計圖紙,白鹿已經(jīng)完成,用地手續(xù)這些,也都辦妥,并在上月的下旬,破土動工。
朱彪還打電話去茅塘,催他來參加動土儀式。
可那時,一方面腳還不利索。
另一方面,想在家多陪陪大寶、妞妞,便讓朱彪代勞了。
此刻,工地上滿是車輛、機器等,工人來往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為能早點把集團總公司的大樓建起,可是下了血本的。
“……大樓后面,是你說的那個園林區(qū),到時會請專門的人,來規(guī)劃布置。側(cè)邊這片,是市里給劃的停車場……”
秦向河站在一片石堆上,隨著朱彪的介紹,往各處看去。
停車場,在這年代的人看來,根本是費錢又累贅的東西,對于一家公司大樓,更是如此。
路上的車那么少,路邊又都是地方,哪里不能停!
可秦向河明白,經(jīng)過八十年代的經(jīng)濟開放,國內(nèi)商業(yè)發(fā)展的有多迅速。
以后,別說城市了,就是縣城,停車都是老大難問題。
既然知道這些,當然是未雨綢繆了。
原先,他考慮建個負一層,充當公司停車場使用。
有次和宿陽市里開會,他也在,提出這意見后,長桌對面皆一臉的驚愕加憐憫。
想是考慮到,錦湖旗下的這些公司,對宿陽經(jīng)濟的促進作用。
市里的負責人攤開地圖,拿筆在原用地旁邊,隨便又給圈了一塊地方。
于是,停車場有了,甚至有余地搞個園林式的綠化。
而在市里人來看,這純粹是有錢沒地方花了。
不過,能為美化宿陽城市建設做貢獻,何樂不為呢,恨不得再多劃一塊地給錦湖。
聽朱彪說完,秦向河往前面一片大土堆指去,“這條路,盡量鋪寬,旁邊別忘搞綠化,就是多種點樹啊花啊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