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大寶、妞妞一吃完飯,秦向河就給帶去了劉劍家。
劉劍早早扛耙子下地去了,只花姐在。
聽說要照看孩子,借用自行車,可能是事先打過招呼了,花姐雖然沒給好臉色,但也沒多說什么難聽的。
牽車子出村,老遠就看泥冬站在河邊等著,見他過來,立刻從水里拽出蛇皮袋子,還一下子倆。
“向河哥,吃過了吧!”泥冬風(fēng)采依舊,頭臉和身上,全沾著塊塊泥巴。
昨天吵架大嫂就拿泥冬做過例子,村里人也都知道,小孩不好好去上學(xué),大了就只能像泥冬這樣。
農(nóng)忙時跟著下地干活,農(nóng)閑時就到處晃蕩,凈搞些沒名堂的。
這么大歲數(shù),想出去做事,也因年紀小沒力氣,別人都不要,若再學(xué)壞點,混著混著就成另外一個秦向河了。
“吃了?!鼻叵蚝釉疖?,讓泥冬把不斷滴水的蛇皮袋搭到后座上。
泥冬打開袋子,讓秦向河看里面黃鱔都是活的,然后又重新扎上,綁到后座兩邊。
“兩袋一共是七十四條,有大有小,還像上次一樣,算七十條,到那邊你再數(shù),要是少一條,回來我賠你十條?!?/p>
秦向光驚訝,“你們一天抓這么多!”
“哪有!這袋子里是我和大亮二亮抓的。”
說著,泥冬神秘兮兮往四周看了看,見秦向河好笑望來,他不好意思撓下腦袋,干泥巴簌簌往下掉,“我讓大亮、二亮去馬溝村那邊收的,我給他們提到四毛錢一條,他們多少收的,我就不知道了……”
秦向河笑出聲,沒看出來,這毛孩子挺有經(jīng)濟頭腦的。
綁好帶水的蛇皮袋,泥冬找來幾束濕草,擋著兩邊輪轂別掛到了袋子。
不等扭扭捏捏的泥冬開口,他就道,“你自己抓,抓不了多少,就和大亮他們一起去附近莊子上收,明天這時候還在這里,還是有多少要多少!”
黃鱔這東西,雖然是有不少,可抓起來也不是很容易。
像上次,就掏空了泥冬和大亮二亮的存貨,這次若不是泥冬想這法子,估計也就是三十多條。
這時沒貨車汽車用,連摩托車都別想,光靠腳蹬自行車,一趟五、六十里的,肯定是運的越多越劃算。
何況,昨天大嫂那么一鬧,他更有了賺錢的緊迫性,想盡快的掙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