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家的心情都比較焦急,現(xiàn)在被吳畏這樣一吊胃口,瞬間更加焦急了。
畢竟大家仿佛走到了一個死胡同一樣。
盡管這一步走過來不容易,但是50分與10分的標準都是不及格。
如何進行同一個人的身份認定是擺在大家面前最大的攔路虎。
接著,吳畏環(huán)顧一周說道:“我所說的動態(tài)物證軌跡比對,是對這個男人的走路姿態(tài)進行比對?!?/p>
“走路的姿態(tài)進行比對?”
“這是啥玩意?”
“我們都是第一次聽說。”
“這個名詞真的是太先進了,走路的姿勢還能進行比對?”
盡管很多人的心中都在打鼓,畢竟這方面的比對鑒定,大家都是第一次聽說。
在大家的心目中,公安相關(guān)的手段有進行足跡鑒定。
有進行指紋鑒定。
還有進行基因鑒定。
但是,沒有人聽說過使用進行人體運動軌跡鑒定。
如果說這是現(xiàn)在常用的手法,為什么這里的人都不知道呢?
最為關(guān)鍵的是,這里不僅僅有寧安市的刑偵人員,還有江城刑偵人員。
兩個地方的人都沒有聽到,這就不是孤陋寡聞的范疇了。
如果是一般人提出這個觀點,估計大家都覺得這是扯淡。
但是,這是吳畏提出的觀點。
這可是刑偵界內(nèi)的明日之星。
曾經(jīng)被兩個警界大佬認可的刑偵專家。
就連蘇隊長、張隊長兩個人對他都是敬佩三分。
他的觀點,即使有人心中有疑問,但還沒有達到直接反駁的程度。
看著大家不解的表情,吳畏上前一步,轉(zhuǎn)身在辦公室內(nèi)走了兩圈。
隨即,吳畏說道:“李師兄,請你也沿著我剛才走的路線,走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