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另外四個足跡的前后,似乎都有人時不時的伴隨,雖然鞋底的花紋不同,但是鞋子的大小很相似。”
吳畏道:“之前,我就說,另外四個人應該是死者陳妍的朋友,而這個伴隨的足跡,很可能是死者陳妍本身?!?/p>
張隊長聽了之后輕輕的點了點頭。
“有道理!”
“的確有道理!”
張隊長道:“這個足跡的反應,不僅僅說明兇手的目的性很強,而且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他也沒有進入過死者的家中。”
吳畏道:“不錯,我們在室內(nèi)僅僅發(fā)現(xiàn)了兇手的這種足跡,那么說明之前沒有來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死者與兇手之間的關(guān)系不親密。”
邱隊長問道:“有沒有可能兇手是穿著其他鞋子進來。”
小李畢竟是刑事技術(shù)的本科生,對于這個問題有足夠的發(fā)言權(quán)。
他說道:“邱隊長,不可能,即使這個兇手換了鞋子進來,鞋子的花紋會改變,但是鞋子的大小不會變化?!?/p>
吳畏道:“是這么個道理?!?/p>
接著,小李拿出旁邊桌子上的尺子,開始對這個足跡進行測量。
在測量出長度后,他利用足跡學的公式進行計算。
“隊長,這個可疑足跡對應的身高是1。81米左右?!?/p>
“這么高?”
張隊長驚訝的說道。
小李有些不自信,他再次測量,重新計算之后,還是這個數(shù)字。
張隊長抬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陷入思考之中。
對于兇手的特征,現(xiàn)在還沒有很多的線索。
足跡也無法進行比對,找不到兇手。
不過,這個身高特征似乎可以做些文章。
畢竟,人群中超過1。80的人并不多。
張隊長道:“這個兇手的身高特征很可能成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邱隊長說道:“就是??!這個身高已經(jīng)超出了90%的人身高?!?/p>
隨即,吳畏說道:“在我看來,這個案件中,除了兇手的身高是一個很大的特征之外,還有一個特征是他會開鎖?!?/p>
“開鎖?”
邱隊長說道:“有沒有可能,這個兇手有死者家中的鑰匙呢?”
吳畏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