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寧法醫(yī)的重要發(fā)現(xiàn)?!?/p>
“至于作案工具,姝寧法醫(yī)覺得是金屬類的鈍器,有三棱錐的邊緣?!?/p>
“還有這個發(fā)現(xiàn)?”
秦所長瞬間豎起大拇指。
吳畏輕輕點了點頭。
末了,張隊長看了一眼吳畏,輕聲問道:“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自從吳畏在刑偵隊偵破十來件懸案之后,他現(xiàn)在已經是刑偵隊的智囊團了。
就好比三國時期孔明一樣。
在破案方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不知道的。
盡管,在法醫(yī)方面,姝寧是科班出身。
但!
吳畏這個門外漢,有時候比科班出身的人更加專業(yè)。
吳畏回答:“死者顱骨凹陷是三角形的凹陷,從凹陷區(qū)的情況來看,分析打擊工具的密度比顱骨大?!?/p>
“只有密度大的物體,才能在密度小的物體上形成痕跡?!?/p>
這就好比,用菜刀切菜一樣。
金屬的密度比肉、菜的密度都大。
如果找個密度小物體,比如白紙折疊成一把玩具刀。
你去切菜試試?
接著,吳畏繼續(xù)說道:“從密度的角度來說,我分析是鐵質材質。”
“從骨折形態(tài)是三角形,我推斷是具有三棱錐邊緣的物體?!?/p>
“而在嫌疑人家中的那把斧頭,斧頭背部就是一個很好作案工具?!?/p>
“精彩!”
“分析的精彩!”
“就連我這個門外漢都聽懂了!”
秦所長豎起大拇指說道。
張隊長滿意的點點頭。
剛才一臉的陰霾,忽然彌散了不少。
且不論那個斧頭是不是作案工具,單單是吳畏剛才的分析與描述,已經有九成的把握了。
末了,吳畏補充的說道:“當然,這個斧頭到底是不是作案工具,還要進行下一步的檢驗?”
吳畏說的比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