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另一位負責現(xiàn)場勘查的警員突然開口:“吳隊,你說有沒有可能這個山頂是死者和兇手曾經約過的地方?”
“也許兇手殺人后,特意把尸體運到這里,某種意義上算是一種‘祭奠’?”
聽到這個推測,吳畏沒有立刻表態(tài),而是示意他繼續(xù)說下去。
這位警員繼續(xù)分析:“我曾經在一些案件資料里看到過類似情況,有些情侶或熟人作案后,會把尸體運到有特殊意義的地方?!?/p>
“這可能是對過去感情的一種扭曲紀念,也可能是在炫耀自己的行為,尤其是涉及第三者或出軌的案件中,這種報復性的心理更容易出現(xiàn)?!?/p>
吳畏聽后輕輕點頭:“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但光有推斷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大量的走訪調查來驗證?!?/p>
“比如死者的社會關系中是否有這樣的特殊地點,是否存在情感糾紛等線索?!?/p>
緊接著,其他警員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猜測:有人認為是兇手故意混淆視聽,選擇偏僻山頂拋尸來拖延破案時間;
也有人猜測死者可能是在山頂遭遇意外,被路過的人偽造成他殺現(xiàn)場。
但這些說法大多缺乏實質依據(jù),更像是沒有線索時的憑空想象。
此刻,這具幾乎沒有有效線索的尸體就擺在大家面前,所有警員的情緒都降到了極點。
沒有監(jiān)控錄像能捕捉到可疑人員,現(xiàn)場周圍的痕跡因為自然環(huán)境和后期破壞變得雜亂無章,連最基本的突破口都找不到。
“就算兇手真的是為了所謂的‘紀念’而選擇這里拋尸,我們現(xiàn)在也沒有任何證據(jù)能指向具體的人?!?/p>
一位老警員嘆了口氣,“監(jiān)控沒有線索,痕跡遭到破壞,死者身份還需要進一步確認,這案子真是難上加難?!?/p>
吳偉沉默片刻,用力拍了拍桌子:“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松懈。雖然現(xiàn)在線索少,但至少我們排除了一些小概率可能?!?/p>
“下一步重點排查死者身份,梳理他的社會關系和活動軌跡,尤其是最近是否去過山頂附近,有沒有和人發(fā)生過爭執(zhí)?!?/p>
“另外,擴大外圍調查范圍,看看周邊村落有沒有人見過可疑車輛或人員,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喜歡探案,我與案犯巔峰對決!請大家收藏:()探案,我與案犯巔峰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