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戲文興盛,傳入圣耳就不單單只是戲文了。
由戲文牽扯出青門關(guān)一役在百姓中口耳相傳,在朝中引起官員議論。
恰都察院彈劾工部賬實不符,與戶部調(diào)撥于工部建造銀兩賬目不一。
圣上下令徹查工部上下,著許宴知親接此案,楊祿為工部尚書難辭其咎暫由大理寺看押及刑部徹查。
逢青門關(guān)戰(zhàn)亡軍將親屬聯(lián)合于京鳴冤,請愿朝廷重查青門關(guān)一役慘敗之因,聲勢浩大終入朝廷,如計劃一致,瑞陽王作為青門關(guān)主將如愿領命重查當年慘役。
晉郕觀望朝中局勢遲遲未顯應有之態(tài),引圣上有怒下令鴻臚寺可自行安排招待事宜,阮正傾領命先借護衛(wèi)之名增多驛館看守人馬,后顧引歹人行刺事端將使團軟禁驛館。
恩威并施壓下使團不滿,以保護之名限制使團行動,驛館侍從有意懈怠刻意怠慢。
早朝時從滁州傳來急報,滁州刺史李郜利用民怨挑起滁州百姓對朝廷不滿,擅自擴充滁州兵備,將百姓中青壯年皆收入營中。
朝中派去的張大人不知生死。
朝堂嘩然,沈長安于眾官員中回望許宴知,他二人聞此信相視片刻,終是無言以對。
“稟圣上,臣以為滁州兵變不過是因朝中治下不及時,地方上信不誠所致,只要朝中能平了民怨也就能平了滁州兵變?!?/p>
宋盛道:“這民怨若是能如此簡單就平了,那他們何至于到兵變的結(jié)果?”他接著說:“要我說,就該震懾一二,難不成日后隨便一個地方有民怨就要兵變再等著朝廷調(diào)解嗎?”
劉承皺眉出聲,“那依宋將軍所言,地方民怨就不顧了嗎?只要有民怨就讓官兵鎮(zhèn)壓,長此以往根源仍未解決,還是會生變。”
宋盛眼一瞪,“我何時說過不管民怨?我只說朝中要震懾一二,人家李郜手中有兵備,怎么?你劉大人就安心赤手空拳去平民怨?”
柯簡之站出身來,“圣上,臣以為滁州畢竟是一朝子民,若能和談總好過對自己的子民刀刃相向,自傷根本。”
“一來和談彰顯圣上仁慈,朝廷寬厚,二來昭告天下圣上將各州百姓放在心上,此舉更是彰顯圣恩,三來安撫滁州百姓讓其知曉圣上并非不在意滁州民情?!?/p>
“柯大人所言有理,臣附議?!?/p>
“臣附議。”
“臣也附議?!?/p>
……
“行了,”靳玄禮抬手打斷,道:“既要和談,又由誰去?”
此話一出,朝堂寂靜。
“臣以為,許大人身為監(jiān)察御史對滁州民情監(jiān)察不力,導致滁州民怨積壓,此事由許大人去正好,既能將功補過,也能盡監(jiān)察之職?!眲⒊械?。
許宴知下意識蹙眉,謝辭一扯她衣袖站出身來,“圣上,許大人還領著徹查工部一職,恐怕不是最佳人選。”
“謝大人此言差矣,工部的賬和滁州兵變孰輕孰重?”
李忠明冷道:“這么急著把許大人調(diào)出京城?難不成這工部的賬也有你們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