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在大明兩百多年的時間里面,流入到大明白銀的總數(shù)在2億兩-5億兩之間!】
【這意味著價值這么多白銀的物資從華夏去往了其他國家!】
【而大明作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對西方國家流入過來的商品則并沒有那么追捧,很多東西也完全瞧不上眼】
【海量的金銀流入到了大明幾乎是只進不出,然后被官員地主商人埋進了地里!】
【這么多白銀進入了大明,市場上流通的白銀還是少數(shù),某些時期竟然還出現(xiàn)了錢荒】
【你敢信擁有如此海量財富的大明,最后是給活活窮死的!】
【不得不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貞觀年間。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
“聽起來真的是一個十足的笑話?!?/p>
“這么多錢流了進來竟然還會出現(xiàn)錢荒?”
“這些人是打算把銀子埋在地里下崽嗎?”
朝堂之上不少人臉色訕訕有些心虛的看著地上發(fā)呆。
有些人在聽故事,有些人就是故事里面的人。
他們就是這么干的,他們也說不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就如同本能在驅(qū)使著他們這么做一般。
將錢給存起來,等到以后家族不繼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北宋年間。
宋仁宗有些納悶了。
“大明這么有錢為什么會是被窮死的呢?”
“難道大明都不收稅的嗎?”
趙禎看著群臣十分不解,“大明坐擁南北,民間跟海外貿(mào)易又做的這么大,收上來的錢應(yīng)該是一個海量的數(shù)字才對啊?!?/p>
“就算他們稅少的輕一些,那也不會比咱們大宋要差吧?!?/p>
群臣面對這個問題也十分不理解。
難道說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還是說都給貪了?
這也不對啊,貪哪里能貪的那么多,真當(dāng)皇帝是傻子不成?
洪武永樂年間。
面對這樣一個笑話,朱元璋和朱棣一點都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