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后人的培養(yǎng)究竟是從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
他對于子女教育上一直十分嚴苛,想讓他們個個都成材,即便他知曉以后會鬧出九子奪嫡也沒有想過要把孩子養(yǎng)廢的念頭。
他們愛新覺羅家人本就少,要是養(yǎng)成了廢人還怎么跟那群狡猾的漢臣博弈?
難怪以后一代不如一代,原來是教育出了問題!
【也正是那一天,溥儀在跟自己的弟弟溥杰爭論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他已經不是皇帝了,早在幾年以前就不是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1912年在溥儀不知曉的情況下,一封來自清帝的退位詔書發(fā)遍了全國,即標示著滿清的落幕,也意味著封建帝制走向了結束】
【溥儀成了華夏兩千三百多年封建社會最后一個正統(tǒng)意義上的皇帝,而根據(jù)清室優(yōu)待條件,清室保留紫禁城的居住權,以及年俸四百萬兩等特權】
各時空許多人頓時露出了一個很難評的表情。
誰說溥儀命運悲慘過的不好了?
一年400萬兩白銀的花銷,住著那么大的家,每天還啥事都不用干。
要是他這日子都算悲慘,算過的不好,那他們算什么?
算他們命賤,算他們活該嗎?
各時空許多末代皇帝看著溥儀的待遇人都傻了。
羨慕令他們紅了雙眼!
我的老天,怎么會有這么爽的末帝?
這真的是末代皇帝能夠擁有的待遇嗎?
無法理解,不能想象!
崇禎年間。
崇禎差點沒把自己的牙咬碎。
他就想問一句憑什么!
憑什么他亡了大明落了個吊死煤山的下場,溥儀就能被人好吃好喝供著。
即便吊死是他自己的選擇,他也覺得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