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年間。
劉邦目光怪異的看了一眼韓信。
這個狄青聽起來還真跟韓信有點像??!
都是那么的能打,又都是如此不知進退。
不,從狄青的這些操作來看簡直比韓信還要過分。
“以乃公之見,就狄青此等行事,以后有什么結(jié)果都是其咎由自取?!?/p>
“也不怪宋朝會如此防備武將,真不是沒有原因的?!?/p>
“諸位也當(dāng)引以為戒?!?/p>
劉邦意味深長點了一句,這一世有天幕,未來已經(jīng)截然不同,大漢這個國號也通過天幕的背書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此時人心在漢,不論是誰也翻不起什么風(fēng)浪出來了。
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讓這群哥們安安穩(wěn)穩(wěn)的活下去,如果不是沒有辦法,誰又愿意背負一個殺功臣的名頭呢。
人都是有感情的,大殿中坐著的每一個都跟他一起出生入死過。
但前提是他們心里面要有數(shù),不能把事情做得太過分了。
貞觀年間。
“仁至義盡??!”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就連他都覺得宋朝這時期的文人對狄青沒毛病了。
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能幫他說話,讓他落了一個體面的下場。
這等人品還有什么話可說。
當(dāng)然,狄青這人也確實是有能力,能先后讓這么多人提攜他,看重他,這得有多大的本事才能讓人忽略他這些缺點。
【本來這也就算了,狄青被外放后心里面不服氣,認為是文彥博故意針對他,去找他當(dāng)面對質(zhì)】
【文彥博就回了狄青六個字:無他,朝廷疑爾,這六個字成了壓垮狄青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被流放陳州后,朝廷每月都派使者前往陳州慰問,這種慰問讓狄青惶惶不能終日,長期的高度精神壓力下狄青抑郁成疾,上任陳州半年后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