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中高拱接過了張居正的話嘀咕道。
“大明之月?”
“皇上這應(yīng)該是有贊賞海瑞的意思啊,是不是暗示我們在論罪的時候網(wǎng)開一面?”
【張居正看著接話的高拱心頭一樂,又可惜接話的不是徐階】
【而徐階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大明無日,明者大明也,后面的月字卻缺了個日字,這是在責(zé)備我們這些群臣,心目中都沒有他這個君父!”
【一個說祥瑞、一個說大明之月,一個說大明無日,這應(yīng)該是唯一一次他們幾個聰明人對嘉靖的字謎分歧如此之大!】
陳洪皺著眉頭看向徐階。
“您的意思是說明月指的是秋后處決?!”
【在場的眾人都想救海瑞,所以才會如此糾結(jié),反而陳洪這個局外人可以看到問題的核心點】
陳洪看向裕王,“那就讓三法司定罪,一定要判海瑞秋后處決!”
“皇上為什么讓奴婢拿這個給王爺看,給各位師傅看,就是想看看王爺和各位師傅跟皇上是不是一條心!”
【陳洪這番話猶如一記驚雷震醒了他們這群聰明人,他們想問題都是往復(fù)雜了去想,但卻忽略了最簡單最直接的道理】
【作為兒子別人這么辱罵你的父親,兒子是不是得出面給父親討回一個公道?】
【百官的態(tài)度如此曖昧,如果連身為兒子的裕王都不站在嘉靖這一邊,那嘉靖得有多傷心】
【所以任何人可以說不殺海瑞,裕王必須殺!】
【嘉靖氣出了,海瑞才能活!】
【其實嘉靖對于海瑞的態(tài)度也十分矛盾,對他咬牙切齒,但理智又告訴他海瑞是個人才,有益于大明他不能殺之!】
【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現(xiàn)在的嘉靖已經(jīng)老了!】
【如果換做他年輕那會,海瑞早就已經(jīng)死在了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