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發(fā)財請往別處】
【貪生怕死勿入斯門!】
【橫批——革命者來!】
【黃埔軍校被建起來的消息一時間傳遍了華夏的大江南北,聽聞這個消息無數(shù)的熱血青年、有識之士踏上了前往廣州的火車、輪船】
【此時這些青年個個飽含理想和抱負,傾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想要為這個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
【這些人組合在一起于是有了一個在華夏近代史十分耀眼的名字——黃埔一期生!】
【除了日后投身果軍的杜聿明、黃維,還有加入我軍的陳帥和徐帥】
天幕上一個個名字不斷出現(xiàn),不斷讓黃埔這兩個字分量變的更重。
將星云集真不是開玩笑的!
嘉靖年間。
“好一個升官發(fā)財請往別處?!?/p>
“貪生怕死勿入斯門?!?/p>
“你們聽聽,說的多好啊~”
“小閣老你怎么看這句話啊?”
朱厚熜臉上帶著玩味的笑容,目光在每個人身上掃過,最后定在了嚴世蕃身上。
嚴世蕃臉色不變回道:“子曰: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利,孟子也曰:上下交征利。”
“此聯(lián)雖簡卻深得孔孟精髓,發(fā)人深省,若為官者皆受此訓,天下何愁不治?!?/p>
“嗯,你也說的好?!?/p>
朱厚熜臉上還是帶著笑,“既如此大家也都認同此訓了,不錯?!?/p>
隨后朱厚熜眼睛瞇了瞇目光落在了張居正、高拱、嚴世蕃、胡宗憲、戚繼光幾人身上掠過。
軍官學校嗎?
的確很不錯!
文武集團力量之所以失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那便是文官每三年有一次科舉補充新鮮血液,但軍隊卻不能三年來一次靖難!
如果能在大明也建一所這樣的軍官學校出來,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文武力量之間的不平衡。
但這個校長只能由朕來當,或者說這份大義只能握在皇帝手中。
不過這事急不得。。。慢慢來吧。
嘉靖在等,等一批新的勛貴力量出現(xiàn),這一天已經(jīng)不遠了。